廖文烈
起源
我爸是美罗(Bidor)人,所以我也算是半个美罗人。摊开地图,美罗只是个霹雳州不起眼的小镇,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有很多人从南北大道路过时特地从收费站弯出去,目的就是要品尝当地的美食及小吃,以及买一些特产。
当然,美罗最著名的非老字号品珍莫属。美罗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品珍酒楼,最著名的就是鸡仔饼和鸭腿面,另一个是广兴醬油厂。广兴就是生产仙女牌醬油哪一家。品珍在美罗市区大街,广兴则在新村里头,现已搬迁。另外,美罗的无核番石榴也很有名。
美罗的历史
关于美罗这个地方的名字来源,我曾经问过长辈,他们也不太清楚,据闻是与锡矿有关,好像是一种洗锡米的工具。
早在清光绪年间,华人就在这落足,有墓碑作证,我曾祖父坟墓旁边就有个清光绪的墓碑。美罗的历史发展和霹雳州其他地方基本没两样。直到日军入侵马来亚开始,美罗这个地方开始在历史留名。因为离开美罗不远的一座小山,大家都习惯称呼美罗山。这座山头成为了联军(136部队)和马共的共同抗日大本营。霹雳马共的领导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陈平,当时马共的战斗力就以霹雳州的最强。
日据时期,日军曾在美罗吃过大亏,美罗市郊有一个消暑圣地,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石山。石山里头有五个水潭,当地人称为一、二、三、四号和特別潭。其中最深的是一号潭,可说是深不见底。当时日军常在这里洗澡,并且常在这里强奸妇女。死期将至,终于有一天,被抗日游击队逮到机会,把在哪里洗澡的日军全部杀死然后弃尸水潭。
日军当然是不甘心遭此伏击,於是就展开报复。当然,日军很难找到游击队的所在地,遭殃的还是当地民众。从打巴去美罗时有一段路,叫做“叶麻坑”,就是当年日军处决民众的地方。后来日本投降,英国殖民者从返马来亚,马共和联军的蜜月期结束了,成为抗殖民者的战士。马共曾经数次进攻美罗,比较著名的的有古东窝之战,美罗公路之战,打进美罗镇(详情参考马共张佐回忆录,我的半世纪)。古东窝之战的地点就是刚才提到的日军断魂之处:美罗石山。而最后的结果是打死十三个英军,缴不到武器,两位马共受伤。
后来,美罗石山成为了有名的鬼故事场景,曾经发生过很多灵异事件。再来我们看看美罗公路之战的结果:杀了几个英军,缴了数把枪。然后打进美罗镇,包围警局,不让警员出来。然后还没收路人以及所有商家的身份证。至於为何要这么做,可还真不清楚。
马共虽说有功於抗日以及反殖,但总的来说也做过不少错事。我叔公当时是某矿场工头,马共勒令他代为筹款,期限到了我叔公筹不足款项,马共认为他是反动派,当场把他给枪毙。
美罗当年是马共黑区之一,也是左派重镇。当年社阵在美罗的声势浩大,尤其是牛头党,很多年轻人都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牛头党举办过很多种文娱活动,并且也办了夜校。六十年代,政府加大力度打击反对党,很多牛头党党员被警方扣押关进监牢,政府这一行动导致很多人上山拿起武器加入马共,这也是政府所料未及的事情。
新村
接下来的发展就像全国的地方一样,殖民者在美罗建立新村。有几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有丹那马士,美罗新村,新村尾的非法屋(后来政府批了地契,叫做幸福新村。这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火车头新村,冷水河新村等等。
基本上全马新村的发展史都大同小异。丹那马士新村可说是正宗的蕞尔之地,而我爸的老家则在美罗新村,姑姑住在幸福新村,婆婆住在火车头新村。至於冷水河新村,我只去过一次。但这个地方让我惊为人间天堂!这是个退休后的好去处,那种宁静的生活,浓厚的人情味,让人向往。
花园住宅区
美罗的的花园住宅区我知道的只有老牌吉隆园,比较新的达雅园和品珍园。其实吉隆园给我的感觉是像新村多过花园。哪里宁静的生活也令人向往。
经济
和一般的小镇一样,美罗以前主要是依靠锡矿和割树胶,以及芭场耕种。我家人都曾经洗过琉瑯和割树胶,油棕树在后期才出现。至於美罗有没有工业区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八十年代美罗的年轻人也搭上跳飞机的热潮出国工作或者去外地发展。留在美罗的多数都是从事劳力工作。
庙宇
非华的宗教场所我真的不清楚了,所以只介绍华人庙宇。美罗最著名的庙宇非太上老君庙莫属。老君庙已存在多年,香火鼎盛。我爸小时候是上契给太上老君的。
以前在神料店上班时有一次送货去老君庙,和负责人聊天时对方告诉我说有一次他们做酬神戏时,有人拍照拍到鬼魂来看戏,而且是个洋女人。只见她穿着十九世纪的洋装,撑着小洋伞漂浮在半空中。
其实有时间我真的要好好的去了解老君庙的历史。另美罗火车头也有间历史悠久的观音庙。也是间香火鼎盛的庙宇。
民族与籍贯
美罗市区还是华人比较多,但在新村里头,尤其是接近幸福新村哪里印度人也不少。马来人反而比较少见。至於籍贯方面,美罗的客家人可不少。我本身也是客家人,通常我在美罗购物时喜欢讲客家话,目的是不要被人“切菜头”。
社会问题
听闻美罗的毒品问题蛮严重,尤其是在新村里头,很多年轻人涉毒。可能美罗的娱乐场所不多,年轻人的的精力无处发洩吧?
教育与文化
美罗的华文教育算是不错的了。一个小地方有两间华小,美罗中华一校和二校。另外火车头新村,冷水河新村也有自己的小学。
当年美罗有一位教育界前辈吴中俊先生(不确定名字有没有写错)。吴先生可说是桃李满天下。怡保名校圣母玛利亚小学前任校长已故曾降仙女士就是美罗人,他二十多岁时就做了校长,可说是当时全霹雳最年轻的校长了。曾校长也曾经受过吴先生的提拔与关照,好像就是吴先生提拔曾女士做校长的。
至於文化方面,明气最大的非温瑞安与温任平贤昆仲莫属。温瑞安的武侠,温任平的天狼星诗社,使美罗沾光不少。温氏兄弟的父亲,大家都称呼为温先生。温先生是美罗非常有名的风水命理学家,在美罗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美罗也算是地灵人杰了。
小结
我喜欢地方历史研究,很可惜的是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在霹雳州这方面做得很少。目前就只有李永球先生的太平地方研究,陈川兴先生与蔡贵隆先生的金宝地方研究,朱宗贤先生的怡保地方研究以及彭西康先生的务边地方研究。
我知道金宝也有一本地方研究,但那本书我还没看过。希望借着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更多人在越创发表他们的地方研究系列。
自己对美罗不算很熟悉,所以也只是把自己知道的,爸爸告诉我的东西写出来,而且内容可能有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正提供宝贵的意见。
后记
题目之所以用散记两个字,是因为有很多事情我也不太确定,所以不能以正史来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