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隆
稍微眼力好的人应该都发觉了,本地大乡小镇都渐渐在摸索新一波的旅游经济,想要靠著在地优势,用故事妆点自己的城镇,分食旅游经济这块热腾腾的大饼。
努力实干加上蓬勃的创意,原本沉沉寂寂的小镇,也有机会败部复活。
但成功者几稀,失败的队伍,肯定可以从新山排队到新加坡。
单单在我目前生活的柔佛州,就已经有几个规模各异的城镇在蓄势待发了。比如曾经的黄梨重镇北干那那,我们的朋友铭权从新加坡归来定居已经5年,从音乐教学到在地导览,结合当地青年朋友,企图创出新地方价值,今年中秋节还复古的进行一次放灯笼的活动,古意与新时代的媒体造势,另竖新局面;又比如去年中秋节后名声大盛的玉射小镇,原本是麻坡旁边严重流失年轻人的暮年城镇,去年因为一群由刘德全带领的青年团队入驻,邀集大群在地人士参与中秋节筹备,也同时在老街上进行一轮地景美化,更清理了原本芒草森森的河滨,唤起当地人民的向心力,甚至帮助村民召唤回一部分珍贵的童年画面,玉射这一场轰动整个柔佛州的节庆活动,至今余力不减,许多美好的效应持续发酵中。
日本这个经济大国,某些旅游乡镇也曾碰过没落危机,比如说伊豆半岛上历史悠久的热海温泉区。曾经辉煌一时的热海温泉,我在日本名导小津安二郎的经典电影《东京物语》里头看过,被子女冷待的老夫妻结伴到热海温泉泡汤,略带忧愁的说起生活的片段。据说,80年代开始热海温泉就陷入旅游低潮期,商店街冷冷清清,整体品牌形象老化,而且产品千篇一律,徒剩下银发族游客来帮衬。一直到十几年前,一些移居东京的热海青年发现这个现象,决定返乡策动一些行动。
他们开始推广内容丰富的小旅行,踏查故乡的故事,一年办出100场的活动,燃起大家对于热海温泉的怀念。后来,还利用空屋为患的商店街,开设青年旅馆。意想不到的后续效果持续发酵了,如今,甚至成了年轻女性进行「女子旅」的热门地点,热海青年们成功翻转自己的家乡,一扫死气沉沉的颓丧气息。
看回我们自己的在地旅游推广,必须很认真的劝告各位,不要再制作意义单薄的钥匙圈或粗陋无故事的名信片,也不要一味介绍美食餐馆,別单单只是在节庆办出千篇一律老调重弹的节目,耗时的颁发奖状,冗长的致词,意义寡淡的感谢状,都是年轻人最唾弃的环节。
我们应该远离浮夸的推广形式,用直击心灵的方式来推广在地旅游,明明有丰饶的在地人文与自然景观,就別浪费了。
掌握旅游经济命脉的达官贵人们,是时候打醒精神,迎接崭新的年代了,许多有为有胆识的在地青年,需要你们挹注丰沛的资源与资金,助一臂之力。
* 原载于星洲日报《言路》版,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