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情结

赖国芳

大陆名导管虎导演的《八佰》在疫情新常态中上映,票房表现不俗,在网上引起热议。这部电影我尚未看过,70年代台湾制作的《八百壮士》,至今却还有印象。记得林青霞饰演的女童军杨惠敏,对着逃难的人群高声喊叫:大家不要吵!不要乱!要排队!剧中高潮是她泗水渡河送国旗。壮士把国旗升起,日本飞机飞来投弹扫射,兵士们前扑后继,誓死护旗,直把观众们看得热泪盈眶。

《八佰》电影把四行仓库守护战描述成抗战期间聚焦中国军民士气的标杆性事件。在河对面隔岸观火的市民、知识分子、商人、痞子,目睹壮士们身赴国难,激起了爱国情操,原本觉得事不关己的乌合之众,因此凝聚成了“中国国民”。

死守四行仓库,在军事上的意义不大。当时苏州河北岸大场已经失守,国军欲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以免全军覆没。蒋介石却想利用上海国际租界对岸的特殊地点,牺牲一小部队做“直播”,争取国际社会对日本施压。事情的结果是:期待的制裁没有实现。力战四日夜后,孤军三百余人撤入公共租界,随即被缴械,遭软禁近四年,后又被日本俘获,发配到国内外做苦工。在软禁期间,团长谢晋元被刺身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谢晋元推崇备至,以他名字命名的,包括中学、纪念馆、公园、体育中心、纪念广场,道路、小区、还有酒店。

一个自杀性行动,被描述成凝集民族力量的标杆性事件 — 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大马中文文创界的“使命感情结”,总算大概摸到了脉络。

大马中文文创界,好像很热衷于制造旗杆。基本上,就是一个或一小撮人,以牺牲的姿态,去推动一项文化事业。当事人求仁得仁,其他人无需置喙。然而,鼓动年轻人“前扑后继”,却不考量市场基础,充其量,就只是竖立了一根旗杆而已。主事人如愿登上神台,收割赞美和崇拜,建立的只是粉丝群,而不是有能力和知识持续经营的组织或团队。付出青春的拥趸们,成了炮灰或苦工。这样子,你在意吗?这是对人才的浪费,不可原谅的罪过!

兵士们用血肉之躯抵挡子弹,升起一面国旗 — 我没看到英雄,只感受小人物作为他人棋子的悲凉。八佰情结,保留给几位英雄就好了,他们可以 syok sendiri。一个国家或社会,若以悲壮为主调,到头来,大概便只有“悲”,没有“壮”。

Related posts

【冬至】感谢过去,期望未来的庆典

一串香蕉的故事

【大雪】倒数一百天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