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殖为
我喜欢旅行,尤其是一个人流浪,可以让我走出熟悉的朋友圈,敞开自己的心扉,坦然面对各种未知与可能。旅行的路上,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和事,都不断激发我去思考各种问题,包括翻译。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骑着摩托在道北的村落乱窜,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似鸟非鸟的物体在空中浮动。“难道那就是 wau?”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的摩托转入小径,经过泥泞,最后驶入宽广的稻田,一群少年正在那里悠闲地放 wau。
偌大的 wau 在空中“嗡嗡”作响,像一架小飞机,当一股强劲的风吹来,更是猛然上升,声音也随之上滑,变得尖锐。据当地人说,wau 是以其发出的声音而命名的,我曾经在书上读过这一说法,但有点难想象甚至不相信,直到此刻目睹他们在 wau 的头部安装响弓(busur),并迎风振动发出声音,才恍然大悟。
Wau 一词源自泰语(ว่าว),普遍使用于半岛北部包括玻璃市、吉打、吉兰丹、登嘉楼的马来社群,有别于其他地区的 layang-layang。此外,wau 也被赋予各种神话色彩,甚至在当地传统民间戏曲 Mak Yong 的表演中作为连接天地的象征。
一开始,我将其翻译成风筝,却始终觉得这个译词有些空泛,不能具体区别 wau 和 layang-layang。后来,我想起小时候常听外公说“放鹞”。“鹞”通用于北马福建方言群(念作áo),其他地区则较常说“拉央”或“风吹”,这跟马来语的使用情况有巧妙的契合。“鹞”如此古朴优雅的中国南方词汇,显然更贴切,我怎么会淡忘了呢?
>> 前往《文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