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慰籍

谭皓晔

有道是:”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 听起来像是驯夫术,其实这句话道出的真理是人的胃很念旧。这其中含义,游子们都有深深的体会。不管是阿嫲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或者是家门口那个小摊贩的味道,都可能成为游子们胃的依恋。那些食物,并不一定是什么特色佳肴,可能很普通,可能甚至连味道也记不清了。只是很想念,因为没什么机会再吃到了。

起初离开家里到大学念书的时候,吃不惯食堂里的马来饭,想念的是槟城的各种美食。明明不太爱吃叻沙的我,离开槟城后,竟然也会想念起叻沙。那时候想念的是槟城的味道。后来出了国念书,米饭、面食、咖喱都可以取代家乡味。那时候没厨艺,还要省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到中餐厅打工去。既可以赚钱,还可以免费吃中餐(员工餐)。虽然工钱一般很低,而且很辛苦,可是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愿意干。我觉得这免费的中餐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再后来,辗辗转转,跑到一家西式早餐店打工。还好,老板是中国人,厨房阿姨心情好的时候还可以让我们点餐 – 皮蛋瘦肉粥、腊肉煲仔饭等等。我真心觉得这些免费的餐点比打工薪金更令人兴奋。

毕业后,在办公室工作,午餐一般自己带,都是一些早晨上班前能十分钟搞定的菜 – 意大利面、三文治等等。晚餐更是随意的沙拉、鸡蛋。有时候,好几个星期都没吃上一口米饭。身边的朋友都嘲笑我,说我洋化了,都可以忘了吃饭了!其实,那时候的我在逼迫自己戒了这所谓的 “中国胃”。没有了对食物的偏执,我更容易到处走动。那时候的我,梦想着浪迹天涯,当然不可以这么矫情。

直到有一年年底,快要圣诞,我却患了重感冒。自己躲在房里,啃着面包,吃着各种各样的药,却久久不见好转。幸好,同屋的大姐邀我一起提早庆祝圣诞。大姐煮了一桌好菜,又是药材汤、又是龙虾的。吃了那一顿丰富的晚餐,我竟然神奇地起死回生了。当时我才领悟到,不管我把自己锻练得对食物如何随便不挑,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它最需要的还是熟悉的味道。那之后,我但凡身体不适,就一定吃中餐 – 粥品、汤面,感觉身体好像真的恢复得比较快。反正只要胃暖呼呼的,人就感觉舒服多了 。即便是在旅游的路上也一样。记得有一次,一个人去了奥地利,一下飞机就感觉浑身不舒服。于是,那个晚上,我一个人冒着雨在那条陌生的大街上来来回回地走,为了找一家中餐厅。明知道不会是什么道地的中餐,可是哪怕只有一碗热馄饨汤,足矣。

”胃“ 很神奇,它仿佛就是身体最真实的记忆。不管离开家多远多久,吃尽了多少山珍海味,在身体最虚弱的时候,最需要的却只是那个简单的、熟悉的味道。又或许,这些所谓的 “中国胃”、“家乡胃” 更像是心理上的需求,它代替了熟悉的 “家” 的温暖。那些生病难熬的夜里,几次拨通又挂掉的电话,只能用食物来作安。那些粥品汤面,不见得对病菌起任何作用,倒像是治愈了虚弱孤寂的心灵。

Photo by Charles Koh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那个年代的人会做的事

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