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多人不怪?

周嘉珉

我不是个特别擅长挑礼物的人,总在美观和实际间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加入了脸书阅读社群之后才发现相互送书可以成为一种文化。

以往出手送礼从没想过书是一个选择——一来我身边有持续阅读习惯的人太少,二来家中一些长辈认为送书即是送输,没礼貌也不吉利。阅读其实是一项奢侈嗜好。粗略算算,我不少贷学金、生活零花、稿费和工资都花在这上头, 以至于我去年第一次收到赠书的时候竟受宠若惊地感动了好一阵子,而后才发现我的感动其实是别人的家常,不过是多位受惠者中的其中一位,根本无足轻重。 

有人爱送书也就有人爱收书。我因不是个不分对象送书送礼的好人,所以最怕遇上隔三岔五来搭讪讨礼物的热情人。诸如“是不是见者有份?”“为什么不送我?”“你好偏心!”之类的言语总令我手足无措;一方面分不清对方是玩笑抑或是当真,另一方面又担心得罪人,思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又送了去。 

我一位旧同事就有许多类似经验。她自小在美国德州长大,在首尔深造,一年里面至少飞三四次以解乡愁。她为人豪爽,总带来好些特色零嘴放在茶水间里人人有份,交情较深就更不必说了。原以为她已经是八面玲珑,没想到日子久了就有人把她的善意当成理所当然。但凡探听到她即将放假,无论亲疏的都涌去讨要礼物手信,有的干脆拟了清单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搞代购生意。 

她也好脾气,来来回回带了将近一年的手信也都相安无事,直到某一天在茶水间垃圾桶里看见大半包的蜂蜜牛油杏仁才忽然崩溃,随后就在各社交媒体发了则贴文:

「总要我买东买西。请问机票、住宿、行李托运,哪样是你们出的钱?」

说到底,无论送礼和收礼都得有个交情分寸。我是个绰号叫“铁银包”的吝啬鬼,除了至亲至友和一些如离职前派散水饼之类无可避免的场合,就连过时过节也不大愿意多一笔开销,面对被讨要礼物这种实在找不到趣味与笑点的玩笑话,心中只有十分的尴尬。有鉴于此,我也不好意思平白接收赠礼。毕竟收了以后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可以回礼,欠钱的滋味难受,欠人情的滋味是倍万难受。

但最主要还是因为我实在不谙送礼之学问。就拿送书为例,有的人会送自己最喜欢的一部,有的人则会送对方最爱的作家。但其实无论哪一种都还是有造成对方困扰的风险。比如我最爱《红楼梦》,但这并不是人人都爱的,轻易送了出去也只是强占书架空间。至于后者,既说那是对方最爱的作家,那又有什么书是对方没有的呢? 

西方人的礼物清单(Gift Registry)就挺有意思。白纸黑字的一一列明,送礼的人既不用烦恼送错礼,收礼的人也不必尴尬收下不合适的礼物,可谓两全其美。

Photo by Loren Cutler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阅读路上2:让听故事的人变成说故事的人

嘴巴干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