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便是平衡

小泥

世事纠结复杂,往往难以归类一致的处理准则。许多永恒的议题,始终在世间萦绕不休,受困其中的人们往往痛苦不已。现代人无可避免于工作、生活中拉扯,坊间一大堆理财书籍,说穿了还不就是大家渴望早日理财有成,然后便无须工作。不过果真受惠理财书籍因而如愿者寥寥可数,职场依然充斥着不快乐不满意的工作者。

为了稻梁谋,从业人员不得不接受压榨时间、劳力和心灵?一般人恐怕如此看待工作。当然许多工厂的劳动确实为机械性质,只需眼、手的单调工作,无论如何都无法激发从业人员的满足与喜悦。薪资高倒也还算值得,可惜多数不如预期。不过这类工作已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了。

亦有部份工作者的价值被忽略,甚至不被视为工作,比如家庭主妇。有些男人在妻子因故必须离家数日,才知育儿、家务远比想像中辛苦且繁琐。此外长年照顾老人、病人的家属亦相仿,他们的付出和劳动,往往被看成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工作。工作、生活的区隔,未必人人都有清楚明白的界线。

由于疫情之故,部份公司行号采取在家工作。如今疫情趋缓,本地大多取消在家工作,倒是有些欧美公司采用弹性措施,开放员工自行决定在家工作的时程。关于在家工作,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各自言之成理。然而在家工作之人,必须有深刻自觉自律,将工作、生活区隔清楚,否则若是蜡烛两头烧,反而比去公司上班更辛苦。

部份学者直到离世之前,孜孜不倦从事自己的研究。尽管一般人认为工作至死,未免命不太好,然而学者们不以为苦,这该如何看待?多数学者即使于专业领域杰出优越,获得同行、学生爱戴,但普遍仍借借无名,终生与名利无缘,知名度远远不及明星和政治人物。倒是必须长年忍受研究过程的枯燥、繁琐和寂寥,所获得的学术成绩,或许一段时间就被同行、学生辈推翻,学者们如此辛苦所为何来?或许沉浸在喜爱的领域,工作本身就乐趣,其中滋味可能真的不是外人所能想像、理解。

倘若生活不虞匮乏,或可参考大卫·布鲁克斯的《第二座山》。已获得世俗的成功后,不妨另觅其他追寻,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大卫·布鲁克以自己第一段婚姻破裂,检讨前半生得失将自己生命重心转变的过程,与外界分享。结论是已有余裕的中年人,应追求「第二座山」。放下功成名就的过往,转而追求心灵富足。不过心灵富足的定义,或许人人不同,但不外乎是看不到,比如对志业、信仰、人生观、社群等等的承诺,在付出的过程感受喜乐。

就算缺乏远大目标,许多欧美国家的退休人士,至教会、医院、慈善团体、文教机构等等担任志工,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志工虽未支薪,严格说来仍是从事一份工作,惟这份工作的重点是付出,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归属感等等,而非薪资的回报。

关于工作与生活,人人状况、环境等条件不同,或可交换意见,但无须比较,毕竟自己愉快比获得众人认同更为重要。

Photo by Santiago Vellini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椰风蕉雨,成长拾光

琴音

冲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