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惠仪
今年的清明节与农历十五皆落在同一天。在我持家后,印象中这是首次遇到节日重叠。脑子里只想到,好啊,事情一并解决,省时省力,就连水果、鲜花及发糕也只需购买一次就可以二用,妙极了!但这是心里话,说出来就会被揶揄对神明不敬,我连孩子都不敢对他们说。
祭祖当天,祖先前方的桌子摆满了佳肴。依据家规,桌面上的供品全是素食。每次祭祖都会有孝敬先人的珍馐美食,接着就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传统糕点,如九层糕、红龟粿及各式包点。于我而言,这飨宴是后人惦记历代祖先的功劳,特意准备来犒赏他们的。若用心细看,神座上一定备有一杯浓茶,这或许是婆婆借以此慰籍她对丈夫的思念。
乍看之下,它们就像“盛宴”。外子大哥说,这是自由餐,白饭一锅任添。各处乡村各处例,这跟我原生的广东家庭有别。可能在我原生家庭里,只有我爸一房子孙,祭祀就简单处理。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只准备几道主食来供奉祖先。而外子家人口众多,在七大房子孙的聚集之下,仪式就较为隆重些。
清明节,大家都捻炷香膜拜、心里默念、祈求祖先庇佑。这一日,除了纪念祖先,它也是家里人团聚的小日子。孩子小的时候,很是期待家里拜拜日。小吃货的她脸上总是掩饰不了对美食的追捧与喜爱,在等待祭祀的过程中,她最爱聆听长辈们忆述先辈的奋斗史。这位忠实听众老是想知道上一代的轶事。她总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尤其是她爸小时候出糗的大小事,每回都听得入神。
在口耳相传之下,得知高祖父与曾祖父在全然不谙马来话的年代就勇闯南洋,真为他们俩捏了把冷汗。她一边惊诧,一边疑惑,先人们是如何能够立足于异国他乡,更是对祖辈大展拳脚的点点滴滴充满兴趣。俨然,孩子打从心里就佩服与崇拜这两位先人了。
长辈们谈的是情怀与念旧,晚辈们听的却是上一代的人生历练。故事里头讲的是人情世故,是很好的生活教材。正所谓:“至善莫如教子”,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我希望孩子能明白,我们这一代人现在能生活得比较安逸舒适,这都归功于前人脚踏实地的努力。
祖辈们的劳苦功高,这得追溯到民国初期。孩子的曾祖父在孩童时期就跟随高祖父,从福建南安渡船南下,落户在柔佛西部,过着筚路蓝缕的日子。成年后的曾祖父在马来亚遇上二战。日治时期,曾祖父在高祖父母的保护之下,得以倖存且茁壮成长。在往后的日子里,曾祖父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地开拓商机,一步一脚印地创立杂货商“梁德立”。创业初期,曾祖父与家人都寅吃卯粮、难以温饱地过日子,他还要踌躇如何寄钱回中国乡下,真的是举步艰辛啊!
曾祖父在当时的马来亚落地生根后,就开枝散叶。据闻,当年曾祖父家教甚严,经常拉着孩子与孙子们一起劳作。老人家认为“游手好闲,易生祸端”。外子说自己曾经在外头溜达,被逮到捉回去,后果可想而知。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此以后,曾祖父就加大力度,更加严苛对待外子与其他兄弟。外子说,老人家的用意是“好好磨练这些初生之犊,好知寻食艰难”,效果也随即立竿见影。
外子还说,曾祖父为人正直,做生意恪守信用,声誉不胫而走,生意蒸蒸日上。梁家祖业经过他贯彻始终、努力不懈后,渐渐露出光芒,坚实的根基也随之而来。
接着就是孩子的祖父辛苦劳作,为祖业默默耕耘、打天下。婆婆偶尔怨声载道,说家翁那时实打实就是个拼命三郎。他日以继夜地进出马新两国,罗里到家卸货载货后又出远门了,孩子要见爸爸一面都难。家翁深谋远虑,眼看着孩子接二连三地出世,逼仄的屋室有时会令人喘不过气来。家翁不断地累积实力、积谷防饥,默默地为往后的日子铺路。他致力于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一群孩子就成了他最大的牵绊与推动力。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家翁带着妻儿迁至他处,离开祖业。家翁凭着过去的经验及惊人的胆识,成功在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我也通过大家的回忆碎片,感受得到家翁是一位孝顺的儿子、有远见的慈父、疼爱太太的好老公。
虽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婆婆或外子的兄弟姐妹提及往事,一伙人依然感觉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大家都回味着昔日的童年及年少时期,虽说不能过得随心所欲,仍然会有甜酸苦辣,真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大家都感叹岁月不留人啊!
庆幸当年长辈们的栽培与训练,让七大房子孙现在都事业有成,皆能安居乐业。身为后辈,我很感激素未谋面的先辈们把家里的孩子及孙子们都教育得很好,在他们的拼搏与护航之下,祖业才得以一点一滴地累积下来。这使我领悟到祖辈“建家”之恩,当涌泉相报。
清明是一个特别有家庭仪式感的日子,当缅怀先人变成习惯,节日便能传承下去。希望后人都能延续及守护“慎终追远”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