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羁绊

陆国良

到底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否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呢?我们是否应该有这方面的觉醒呢?这里并无意要深入讨论这个课题,因为网上有太多的资料可以查询。站在人类的视角,我想说说自身的感受和看法。

人工智能实际上缩短了原本相对较漫长的过程,比如阅读时遇到陌生的生字或词句时,以往得翻查字典,但如今只要按一按键就可以知道,有些软件只需要在荧幕上按按就有小荧幕跳出来直接解释,甚至附有出处。更甚的是自从出现了Chatgpt,连文章也不需自己写了,只要有内容就可以吩咐人工智能帮忙写、出题或批改。这确实将对教育造成莫大的影响。

在生活上更甭提有多方便,不需要出门就可以从网上购买需要的物品或服务,完全解决了自身前往门市所需经历的麻烦。这也包括企业管理的运作,任何的会议或通告皆可以由社交媒体代劳,不出门也可以将公事做好,甚至是演唱会都可以搬上虚拟平台,还有虚拟币盛行等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态。

最近亦听到一位摄影爱好者分享,以人工智能运作的手机将取代传统的单眼相机与其拍摄和剪接的功能,甚至可以做得更出色。他称将来人人皆是专业摄影、制作和剪接人士。还有大学的电脑科学系也研究起人工智能学习读取X光片,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端,摒弃医生们可能的局限。

这些例子都只是冰山一角,总括来说人工智能提供人类更多的便捷和准确性,势必要替代许多人类的工作,无论接受与否,人工智能已经渗透生活中的各层面,当学习与之共处。只是我想说的是,人工智能是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和灵魂层面。它也许可以用概率论来预测可能的情感诠释或变化,但永远不可能准确地辨识情感的变换和背后由自由意志所主使的想法,因为人太复杂了。

学习是人类前进的燃料动力,亦是沉淀修身之螺旋桨,缺一不可。人工智能可以是强劲的燃料,提供人类前所未有的前进速度,指明方向的螺旋桨还是掌握在人类的手里。倘若人工智能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快速的发展也许带来的是毁坏而不是建设。

这里我想指出将来或正在发生的学习可能出现的羁绊有以下三项:

1. 学习沦为功利和便捷的工具,而不是以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知识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挣钱生活,升职加薪,抑或是个人荣誉。如今鲜少是为了他人而学,为社会和人类福祉而学。甚至是越快,越短,越方便就越好。还有就是越学越少,趋向深入和专业化。

2. 学习的动机不再是因为好奇心,而是随主流的需要。牛顿被苹果敲头而领悟真理的现象相信,如今会越来越少了。学者多是井水不犯河水地在做知识,一些领域的研究甚至得看赞助人的脸色和赞助经费的多寡来决定方向,失去了原有的知识探索精神。

3. 学习摒弃复杂性而拥抱简化版。如今的科研可谓深究无比,细致粒子层面,扩至无限的宇宙,但可以理解的是,深研意味着就更加专注而避免“节外生枝”,可往往宇宙万物都互相连接,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容易从单一个体去真正了解,闭眼不看真相只会转个大圈,又回到原点。

如果生活可以更好,谁又在乎这些伴随着学习模式而变化的问题呢。只是我观察到的却是人情渐冷,利益为上;人性格渐为易燥,自我为中心;心灵因简快的生活被抽成真空,苦闷不已。也许我们该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而是我们在竭力发展人工智能时是否逐渐失去美好的人性,让人工智能转而将我们同化成它们。

Photo by Mojahid Mottakin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活着,是为了寻找信任

赴一场文学飨宴 —— 2022年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

日子数着数着就数完这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