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的过年

王昌隆

前段日子,我与太太聊起关于过年的事情。太太告诉我,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是听到很多大人说不喜欢过年。我问,为什么?她说,要花的钱很多,尤其是在这个经济通膨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很期待过年,总是在接近农历新年的前一个月,就开始在倒数。因为可以收到红包,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亲戚,可以肆无忌惮地吃肉干,喝平时就很少喝的汽水和饮料,还可以吃连续几天的大餐。

我的家乡是个小小的华人新村,每到新年时分,大街小巷总是非常热闹。路边都停满了游子的车,家家户户都大声地播着贺岁歌曲,也会看到许多人家在制作传统年饼。当时还小,总是会带着弟弟,跟朋友一起骑着脚踏车,满新村跑。小时候的过年,总是期待又快乐。

渐渐地,长大以后,当我也到外地念书,甚至工作,一样期待过年,那时可以和许久未见的朋友相聚,可以与家人团聚。但我发现,年味少了。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往外地生活,只要家里的老人家还在,我们就会回来。当家里的老人家,一个个都不在了,自然而然地,就渐渐不回来了。村子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每一年的农历新年,也渐渐不再那么热闹了。

我刚成家只有半年,而我也是将近四十岁的大叔,许多的热情和期待,早已被现实生活的压力,渐渐地消磨殆尽。做着摄影生意的我,每天都在烦恼案子的销售,烦恼着收入的问题。对于过节,早已没有童年的期待与兴奋。

虽然面临着生活的考验,但不该没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我尝试换个角度去看待,我发现父母虽然不富裕,但他们依然让我们拥有过开心的新年。外婆依然引颈期盼着过年,期盼过年的时候,子子孙孙齐聚一堂。生活虽然越来越困难,但看着他们为了迎接新年而忙碌的身影,心里还是觉得很温暖。

庆祝农历新年是华人的传统美德。长大成人后,过年不再是图个热闹,而是看重亲情的团聚。曾经,我跟随一家公司去到养老院拍摄,他们带上许多物资,也顺便向养老院的老人们半年。我不清楚他们的背景,不清楚他们是被孩子们抛弃,抑或是一直单身没有家庭的老人。但我看到,当他们感受到被关心,甚至短短的陪伴与交谈,从他们脸上露出,应该是消失已久的笑容,觉得有点鼻酸,同时也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

虽然我们需要为了生活而奔波,但只要我们的家人还健在,家里的老人家还健在,有时间的话,希望能够尽量给予陪伴。不只是新年团聚,拍拍照上传社交媒体而已。小时候,我们收到的温暖,长大后,也尽量地回报温暖。

Featured Photo by Galen Crout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炒粿条之恋

自我感动的爱

最后的一株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