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的瞬间

鄀晨

街角的茶餐室在早上天还未亮时,就已经开始营业。上学前的学生三三两两地站在摊位旁,一些脸上带着睡不足的倦容,一些朝气蓬勃地和朋友打闹,哪怕还有许多空着的座位,他们也没有坐下来慢慢享用早餐的余裕。破晓后,这里就会被穿着各式制服的上班族淹没,店员要努力穿梭在椅子间的缝隙,在嘈杂的环境下截取顾客的订单。中午十二点到一点间,标准的午餐时间,这里还会迎来再一次的人群高峰。

而我们,则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繁忙的时段。

下午三点,无论是午餐还是下午茶都不太恰当的时间,客人也寥寥无几。老爸和老哥领着我在他们熟悉的老位置坐下。

沉默寡言的老板举起手,打了个招呼,又竖起大拇指,然后马上低头,回到自己工作中。卖糕点的阿姨在没有询问的情况下,随手将一盘糕点放在我们桌上,却在老爸要给钱时连连推拒,笑说那只是卖剩的。

“好久不见啊!这是你孩子?” 又一个不存在我记忆中的人握上了老爸的手,惊讶地望着我,我能做的只有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你们的咖啡。” 掐准时机送上两杯咖啡的老板拯救了尬笑中的我,虽然我完全没有印象我们什么时候点了咖啡。

“你要什么?”老板好奇地望向我,这下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只有不是老熟客的我还没点单而已。

一张桌子四张椅子,在这短短的下午茶时间,其中一张椅子换了三人来坐,所以我是谁家孩子这事被提了三次。我试着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合格的大人,想参与到谈话中,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大人们的话题之跳脱,从天南到地北,我脑子跟上了他们的思维,嘴却没跟上他们的谈话,只好安安静静地当个微笑的雕像。

老旧的茶餐室没有能抵御炎热天气的空调;没有舒缓人心的轻音乐;更没有精致到像艺术品的甜点。耳边的交谈声还在持续,我强忍哈欠,故作无事望向外面。

马路的对面是一间看起来颇有年龄的照相馆,玻璃门上贴满各种照片,全家福、毕业照还有结婚照。我眯起了眼睛,还是没能看清被晒得泛白的招牌上写的字。

莫名地想起,小时候,也曾在像这样的照相馆拍过照。

在手机像素尚未发展成熟的时代,相机便是主要的留影工具,家里的小相机怎么看都比不过照相馆里专业的设备。但当时动辄上万的好相机实在贵得难以入手,连带着在照相馆照的几张照片也算小奢。于是,照相馆便成了我家在难得的特殊日子里才会去的地方。

姐姐披上了毕业袍,站在平面的书架前面,配合着摄影师的指示,露出了笑容。我站在摄影师隔壁,好奇地望着围绕在摄影师身旁,“头大身细”的矩形装置。然后,白光一闪,旁边的台式电脑上便多了张照片。

单人照结束后,摄影师按下手中的遥控器,姐姐身后的“书架”被卷了起来,新的黄色背景落下。摄影师好似征战沙场多年的元帅,点着自己的小兵,他点了谁,谁就该进去和身为主角的姐姐合照。我们这几个“小兵”,被各种的排列组合弄得头昏眼花,又像难解的函数,而他一一尝试,试图找出最优的方程式。

年幼的我僵硬地站在那里,摄影师的动作指挥和表情指导,简直比学校里学的固定、操纵及反应性变数还要晦涩难懂。抱着毕业花束的姐姐朝我伸出了救援之手,轻轻搭在我肩上。固定的我,被操纵的动作和表情,全场的哄堂大笑,约莫是场不错的实验。

“不要眨眼哦!”摄影师笑着朝我竖起了大拇指。

啊?眨眼也不行吗?

抱着莫名有些委屈的想法,没能抓准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时机的我,忍得相当辛苦。结束后,我的眼角都被眼泪沾湿了。就这样,不过是几张照片,就花上近半天的功夫,我还记下了红蓝地毯上有些丑的花纹。

全家福被框进大大的木制相框,挂在了家里客厅墙上。

我实在是忘了当时我们一家人究竟对成品满意还是不满意,但现在的我每次看见这张照片,总会多几分挑剔。被现时代科技浸染的感官实在无法看着当时的照片,说出好看的违心话。解析度低的画质、失去细节的阴影部分、有些失真的颜色、修饰不好的表情细节。现在,哪怕我只用手机,随随便便也应该能拍得比那张照片还要好。修图不再费时费力,轻轻松松就能一键完成。照相馆从此成为我记忆中的历史,遥远得好像上个世纪的事情。

用各种软件滤镜拍出的照片,简单、方便、速成。却只有在照相馆拍的那张照片,我到现在还记得。因为在那张照片里面,所有人的认真是货真价实的。

那之后,我们家拍过很多照片,墙上空白的位置越来越少,但其它照片再怎么完美而漂亮,也没能替代那一张照片,它至今依旧占据中央的位置。

我拉回视线,茶餐室里瞬间像暗了几度,残像依依不舍地扒在我的视网膜上。数十秒后,光斑渐渐褪去。

眼前定格的瞬间,是属于旧时代的情怀,就像墙上那张不知积了多少灰尘的照片一样。

老旧的茶餐室没有能抵御炎热天气的空调;没有舒缓人心的轻音乐;更没有精致到像艺术品的甜点。但老板会记得你,甚至记得你会点什么;阿姨会假借卖不出去为理由,送上糕点;路过的朋友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也会笑着和你打招呼;几块钱一杯的咖啡,也不失香醇。

我点的咖啡也在这时被送上来,不知道下一次,老板还记不记得我喝什么?


本篇作品入围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获得 RM50 稿酬,并有机会赢得高达 RM1000 奖金。更多详情 ≫


Photo by Cheryl Winn-Boujnida on Unsplash

Related posts

那个年代的人会做的事

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