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益安
与餐馆同事相处久了,大家都知道我非常挑食,每次晚餐一起坐下來吃饭,都会被唠叨一番。不喜欢吃蔬菜,不吃青瓜、苦瓜、南瓜等瓜类;磨茹、长豆、西芹等等,连餐馆最受欢迎、最多顾客点的“珍菌杂茹”也不吃。正确地说,有营养的我都不吃,名副其实怪人一个。
对于他们的评论,我照单全收,因为说的都是事实。
那天晚餐,厨房煮了一道魚香茄子,分两轮让同事轮流吃,同事异口同声地说不用留给我,开心地说他们可以多吃一点。
后來,公司來了新同事,听闻我不好茄子,从旁打探只是魚香茄子不吃吗,那么其他如清炒茄子、釀茄子不同料理沒问题吧?况且也不是对茄子敏感,他无法理解如此美味佳肴,竟然有人不懂品尝。
是的,不爰就是不爰,没法解释。
以前在家,茄子不是桌上菜,咱家三兄弟不喜欢吃,于是大人率性不煮,不然晚上就得自个整碟包完。
喜欢茄子那深沉紫色的外皮,色泽迷人,高贵充满吸引力,即使摆在菜市场的一堆蔬菜中,从远处只需望一眼,便轻易发现它的倩影。
可惜,我辜负了它的亮丽外表。我有尝试去爰它、接受它,当透明软嫩的肉身送入口中,照理应该是不折不扣、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可惜感觉是种奇妙的东西,心理上的抗拒感最终战胜了美食。
今年参加伦敦佛光山的盂兰盆法会,在诵完每部经的休息时间,和众信徒在食堂排队供用午餐,当师姐分派食物时,眼力敏锐的我很快瞄到餐盤有道菜是木耳炒茄子,赶紧礼貌地笑说“不了,谢谢”,移步到下一道菜。
佛堂义工非常用心,准备的斋菜常见的有罗汉斋、四季豆炒马铃薯、节瓜炒粉丝、南瓜炒豆腐等多样化菜式,年度大法会偶尔会有素食龙虾丸、素魚丸。然而,茄子几乎是从未缺席的桌上菜,其受欢迎程度可谓老少咸宜。
很多年前,第一次在排队拿菜时不好意思拒绝,便鼓起勇气決定勇敢一试,才送入口中便后悔,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就是不合口味。结果在不浪费食物的情况下,索性大口咕噜吞下去。
朋友听完我的经历,调侃地说:“真难为你了 。”
我觉得这和自幼在家饮食有关,家长认为男孩子吃肉比较溫饱,唯有在蔬菜肉类择一,以致在成长中,三兄弟只懂得吃肉,不爰吃菜。
我曾经在想,当初如果家长坚持,在饮食教育方面取得平衡,孩子长大后或许就不会那么挑食。
如今年纪大了,知道体质与营养重要性,任何蔬菜都略吃一些,唯独和茄子注定无缘,由始至终,望而止步。
Photo by Esperanza Doronil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