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我对咖啡的要求不高,有牌子的没名气的都可以接受,唯一不接受的是价格高昂的咖啡,尤其是柜台后服务人员的脸与冲泡机器一样冷冰冰、不友善的店家。
就我来说,不就是一杯饮料,有必要用比一盘杂菜饭高的价钱去换取短暂的快乐吗?饮品好坏是很个人口味的,凡加冰块的都不是好饮料,喝的人也是随潮流的,根本没欣赏到什么是真正的原味。
这次试过这家咖啡馆觉得不满意,下次不再去,再找其他的,尝试多几个不同经营方式的店家,可以找到除了满足味觉与嗅觉的咖啡香,更可以享受店主不同程度的热情,尤其是越熟悉的、话资越多,喝咖啡以外,满满收到人生历练故事,老板见有人愿意听,就继续讲,这些都不是高度商业化的速冲名牌咖啡加盟店所能提供的。
观看视频得知,有追求效率的讲师禁止柜台后的服务人员与顾客打招呼或闲聊,所有的买卖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就是一种浪费,严重的话可影响公司的获利,讲究的是分秒必争,这种不再是复制成功,简直是在印钞票。无情的对待深情忠诚的追捧者,名符其实“负心的人”。
在南马峇株巴辖寻探到一家超过50年的老字号咖啡店,除了咖啡香浓、热水夠烫、苦苦涩涩和门庭若市,店内除了自家的烤面包外,没提供任何面条糕菓食品。最特别之处是,店家竟然鼓励外带食物进店食用,直接地说,店家只在乎赚茶水钱,自己进入过的咖啡店也不算少,竟然有咖啡店自信到这个程度与高度,我真的还是头一次遇上。
过去的经验是,所有的店家拒绝顾客外带食物和饮料,除了写张大纸板张贴墙上,有的是小气到站在门口检查,这种赶客动作,不知是店家对自己的饮料缺乏信心,还是看五毛钱比牛车轮大,用X光眼看透所有顾客。总之,不认为人们是把钱送上门,而是来挖掘他家宝山似的,做到比防贼更细心;像这类店,万一不小心进去了,简直是花钱买罪受的。
也曾到过另一家80年老店,老板不是没有信心留住顾客,而是担心栽培不到年轻的顾客群;咖啡是够水准的,差的就是门面太古旧传统,老板苦思不得其出路,只好从另一哥热销产品着手,将店里的烧烤面包稍做调整,改称为面包拼盘。虽然绰头成份居多,但胜在一次过能尝试该店里的所有面包,符合顾客各有不同喜好和各取所需的方便。一时之间,成了镇上的热门话题,谁要是没吃过他家的“面包拼盘”,更定被称为“山芭佬”。
果然,那家老咖啡店生意起死回生,火红火红,再次由“面包拼盘”带动他家咖啡和茶水,吸引而来的竟多数是年轻人和情侣。大家一窝蜂迷上他家的牛奶罐和ikat tepi的打包模式,少年人如果不这样喝咖啡,还真是不爽,搞到老板四处向其他店家收集空奶罐备用。之后,老板一家人总是整天笑嘻嘻,逢人就说:“传统没有不好,动一动老头脑,改良一下,变成现在流行复古。”
日前有人轻易成功地杯葛某些饮料店,我猜想,是不是有投入感情和人情,被杯葛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