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棲
与其拼命变得更好,不如先喝杯咖啡,陪陪现在的自己。
那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咖啡馆。没有吵杂的声音,没有催促节奏的背景音乐,只有一张吧台、一位老板,以及几张高脚椅。你一踏进这里,就会明白——这不是让人匆匆赶时间的地方,而是能够静静与自己坐一会儿的空间。
这家店叫“艸乐”。艸,是“草”的异体字,草本植物的总称;乐,是快乐。艸与乐,合起来是一个“药”字。老板原是药剂师,从台湾回来后,他选择不再配药,而是用一杯手沖咖啡,疗愈人的心。他说:“我希望大家来这里喝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点点快乐。”
我确实在这里喝到了一杯令人难忘的手沖。
老板坚持让每一位客人亲手沖泡。从选豆、研磨到注水,他会安静地陪着你,慢慢来。那杯咖啡不只是饮品,更像是一面镜子。它让我想起,人生也像这样:每一滴注入的水,都搅动着过去的记忆与情绪;每一口的酸、苦、甘、甜,都藏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只是我们太常匆忙地吞下去,忘了细嚼。
那杯咖啡冷得很慢,彷彿知道我还没准备好,面对真正的自己。但我知道,它终究会凉。所以我必须在它冷掉之前,好好喝它。就像它在提醒我:该面对的事,别再等太久。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
努力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这些努力本身没有错,但我们却常常在奔跑的过程中,弄丢了自己。
这些年,我陪伴过很多人,也慢慢看懂自己。我发现,许多人的“不够好”其实并不是出自真实的匮乏,而是源于比较。当我们用社会的尺标来衡量自己,几乎注定会落入“不够”的陷阱。因为那把尺,从来就不是为我们个人量身订做的——它只是在人群中,帮我们找座标,却不会带我们回家。
久而久之,那些外在标准就被内化成我们的自我评价:焦虑、不安、自责。甚至我们连在身心灵的学习里,也背负着一种焦虑,彷彿一定要透过某种仪式、课程或认证,才能证明我们“正在变好”。
但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错?
如果我们其实一直都很好,只是忘了这件事?
后来我开始练习,与自己说话。不是和那个“应该变得更好”的自己说话,而是和这个当下的自己,好好聊一聊。每当我感到混乱或疲惫,我就泡一壶手沖,看着热水一圈一圈注入,气泡浮起、香气升腾——那像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邀请——邀请我回到此时此刻,诚实地看看,自己现在到底怎么了。
你是否也曾问过自己——
“我真的那么不好吗?”
“我还要多努力,才配得上被爱?”
“我可以不再证明什么,只是单纯地活着吗?”
有时候,我们不是需要再修什么课、学什么技巧、启动什么潜能,我们只是需要——停下来,静静地喝一杯热咖啡,然后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句——
我已经走了好远,也撑了很久。其实,我已经够好了。


Featured Photo by Hoyoun Le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