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那种巴刹老情怀

by kflai

欧宗敏

小时候我对巴刹的印象与一般城市孩子不一样,虽然我居住在城市。我居住的地区离开乔治市有段距离,大约10公里吧。在40年前,10公里的距离,区隔了繁华热闹和偏远宁静,连巴刹的最初印象也有分别。

小时候的巴刹是我家附近的其中一段马路。早上某个时段,售卖蔬菜肉类海鲜糕点等摊贩陆续前来摆摊,售卖时间约一小时,过后他们离开前往下个地点。他们是流动性质的摊贩,售卖地点有3处,都在邻近住宅区。他们犹如沙漠中行走的骆驼队伍,在路口可以看见他们的电单车、三轮车档口、小货车、小罗里等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据知开始时只有几个摊贩,后来在全盛时期超过20个摊贩,连小食、家庭用品等都有人售卖,而星期日人潮最多,也是摊贩生意兴旺的日子。

这个流动摊贩至今依然存在,只是形式改变了。摊贩不再连续去3个地点,也不在路边营业,反而集中在一个空地,流动形式不再。时代在改变,人们的购买习惯有变化(霸市与超市是另一种选择,加上外食趋势),当年摊贩老了,多数退休了,也有新摊贩加入,不过只剩下约10摊,继续营业的多少带点喝茶聊天见朋友过日子。母亲至今仍然走到这里购买蔬菜肉类,也顺道与老邻居话家常。

我们对巴刹的印象免不了是地上潮湿、积水,行走时要注意以避免滑倒(家庭主妇还特别穿上适合去巴刹的鞋子),而空气中总是弥漫着腥味,闻到鱼腥味或者肉腥味,则知道靠近哪些摊贩或者哪个区域了。坦白说,那股潮湿和腥味是颇难受的,让人无法悠闲地走走看看,往往来了买了就走了。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巴刹都是潮湿、腥味和不宜久留的,只是在国内不易见到。首次走进京都锦市场,看到两旁的小店,再看中间的走道,对巴刹的刻板印象就被颠覆了。原来巴刹可以如此干净、无味,肉类鱼类和服饰小店可以紧接着,不用担心有腥味影响。小店前售卖蔬菜的摆设也有心思,不是一把接一把堆积如小丘,而是以竹篮或纸箱盛放蔬菜,并用青绿叶子做衬托,整体看起来如此洁净、整齐,显露日式典雅风格,连巴刹摊档也讲究美感,或者说是社会整体美学高水平吧。

最近在浮罗池滑巴刹看见一个蔬菜档口使用大量白色纸箱与塑胶篮子盛放及区隔各类蔬菜,其蔬菜种类在摆设方面整齐利落(要花时间摆放),不似其他档口杂乱,各类菜摆放像野草丛生,单凭这点就难得了。或许这位东主去过外国巴刹,看到不一样,回来后做了改进也说不定。

也许有人认为巴刹的潮湿、积水与腥味状况,代表着一种怀旧、传统、老味道的情怀,其实不然。说白了,那只是卫生意识不高的生活习惯,以及不看重整齐、清洁的公共环境,如此而已。看来要在巴刹悠闲地走走看看,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原载《南洋商报》【庇能风情】专栏,2018年2月11日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是一个旨在推广和表彰优秀散文作品的年度评选活动。2023年的征稿活动获得热烈回响,我们宣布2024年散文奖正式开跑! 入围作品将会得到RM50稿酬并参与奖项评选,总奖金高达RM3000!
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2024开跑了!总奖金高达RM3000!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