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丽芬
游疗故事(1)
前言
游戏对于儿童而言,是表达情感、探索关系、描述经历及表达愿望的媒介。
游戏治疗主要是透过游戏来将内在的焦虑外显化,并透过与游戏治疗师的互动,从而增加对自我行为和情绪的认识,并促进个人发展,加强自我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能力。
游戏的本身就具有疗愈功效,游戏是儿童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在还没能以口语顺利表达的时候,玩具代替了语言。
透过游戏,提升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透过游戏,让孩子把内在不愉快的经验表达出来。
透过游戏,让孩子自我释放,领悟及转换情绪。
小磊的故事
在见小磊之前,从妈妈口中得到了排山倒海的负面描述:因五岁才开始说话及行为问题,曾被怀疑自闭而咨商心理医生,但确诊并无此症。
刚上一年级便被标签为问题孩子,妈妈每天都被各种投诉轰炸–上课不断走动,无法静坐超过1分钟;干扰同学,不专注,经常擅自离开课室游走到别的课室,哪天不被处罚才叫奇怪。
由于不善表达,语句不连贯,无法顺利说出事情的原委,在学校被罚回来只会哭却说不出原因。
在安亲班也没有朋友,常因说话不清楚被嘲笑而发脾气。沉迷电视,功课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肯做,没有条理、懒散、不听话、东西乱放;自己洗澡会用水喷到房间湿透。
小磊还特别不能输,曾经和别的孩子一起画画,因对方先完成被称赞而愤怒撕毁对方画作。对三岁的弟弟虽无明显敌意,但表现疏离。由于态度问题导致游泳及钢琴老师拒教。
至于亲子关系方面,父亲工作忙碌,偏爱弟弟,对小磊的不适行为极度不满。妈妈则非常注重孩子的教养,讲究规律,赏罚分明。
背负着如此“丰功伟绩”的小磊,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来到了游戏室。
在妈妈介绍我是萧老师的同时,我向他伸手,小磊主动牵了我的手直接进入游戏室;出乎意料的友善和信任,和妈妈口中的小磊截然两人。
对于孩子而言,游戏室无疑是个魔法一样的存在。小磊兴奋而腼腆,认真听了我的设限后,花了大概两分钟选布偶,取名POKE。
小磊不太敢看橱里的玩具,只选择了收银机,并重复进行购物过程。
结束时,小磊告诉我下星期他要玩玩具电话。
离开时担心地问:“玩具没收拾可以吗?”
“可以。”我点头。
********************************************************************
“你听得懂他说话?”这是妈妈见到我们出来的第一句话。
“可以啊。”
妈妈说,第一次见面的人都听不懂小磊说话。
听了我总结小磊第一次游疗的表现后,妈妈说,小磊从未被外人称赞过。
接下来的疗程中,小磊的游戏方式都明显表露对被看见和被肯定的渴望。
爸爸妈妈也很配合地在家进行了游戏陪伴,小磊很快有了让人振奋的转变,比如早上会自动起床洗刷穿校服,吃早餐。洗澡不再玩水,还会自行准备衣物。上课不再走动,在安亲班会自行拿书阅读。甚至可以花一个多小时专心地给灯笼上色。
在一次游疗结束前的送礼物环节,小磊送了奶奶OK绷。
原来奶奶有关节炎,妈妈非常惊讶,因为小磊在家里完全没有表现对奶奶脚痛的关心。然而在游戏中,小磊以送礼物的方式,表达了他细腻的内在。
结案时,妈妈说了一句让我特别触动的话:我觉得不是孩子改变了,而是我改变了。
************************************************************************
一如既往,我坚信每个人都希望被看好;自己的好被看见、被肯定就会越来越好。游戏治疗正给孩子提供了如此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展现能力、提升自尊和自我肯定。
游戏,绝不仅仅是游戏,它是一道衔接人与人之间的彩虹桥。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寒露】生命若是一条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