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莉
今天的关爱乐龄大使义工服务,从眼泪开始,从笑声结束。
门敲了一会儿,都没有回应。我看了看资料 ~
「六十八岁。先生十五年前往生。与三位单身的孩子同住。」
「高血压。高胆固醇。双脚无力。」
正对面邻居的木门开着,我对大叔点头微笑。「她应该有在家。但是她很少开门给陌生人。」
我们试着再敲了一下。门,竟然开了。
妇女态度温和,看来有点内向靦腆。我们照常的分享了立国一代的各项政策和津贴。询问了她的健康与经济状况。然后,说到子女。
原来老二自己搬出去了,剩下大女儿和小儿子。我的搭档随口说说,「your daughter ada sayang madam?」话才落地,
我就看到豆大的泪水一颗颗的从她的眼眶中流了下来。我走向她,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参杂著英语与马来语焦虑的说,先生往生后,屋子是大女儿的名字。一直以来,大家的相处都相安无事。
「可是,妳知道吗?马来文叫做 tiba-tiba,女儿突然提出要卖房子。她要我们自己找地方住。」
「那天她安排了地产经纪来看屋子。她什么也不和我们商量,我担心她被骗。」
她特別提到,四十几岁的女儿只有六年的小学教育。
「一家人,不是应该有商有量的吗?」
泪水不停。是觉得伤心。委屈。无助吧。我想,她总有哭一哭的权利。
我们了解,这是家务事。可是还是耐心聆听,再提议请她让另外两位儿子与女儿谈谈。
「那天我们吵了一架后,她就不和我们说话了。」
我有留意到,房门上贴着一张纸张。后来了解到,那是女儿与儿子沟通的方式。
由于她提到担心女儿被朋友或地产经纪骗,我们提议她向议员寻求免费的法律咨询。
基於妇女的心理焦虑与不安全感,我还是详细的把资料输入她的档案中,并在服务结束后特別向负责人汇报,让他们决定是否需要跟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人人有首难唱的曲。
第二家,也是马来妇女。门敲了一会儿,没有反应。正打算离开时,电梯门开了,一位马来妇女走了出来。
「请问是 Madam H 吗?」她点了点头,态度没有很和善。
我们向她解释探访的目的。
「不要。我没读什么书,不会这些。而且,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不会让陌生人进门的。」
我们提议到组屋底楼的公共场所谈谈,她才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探访进行顺利。我们用马来语向她详细的介绍了立国一代的各项政策和津贴,她的态度慢慢变得和善,还不时提出疑问。
「有运动吗?这些都是附近的团体运动活动表,有时间就下来一起玩吧。」
她说她不喜欢参加团体的活动,「太多是非,我不喜欢。」她与两位女儿的关系密切,只喜欢和女儿一起出去走走。
原来,她还是爱猫人士。组屋附近的猫,都是她负责喂养的。
「先生一天给我五十块。感谢上苍。吃的、用的,够用就好。剩下的,全部都用来买猫猫的食物。」
说起猫,她完全放下了对我们的戒心,侃侃而谈。
探访进行到尾声,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说完了吗?你们等我一下。我上去一下就下来。不要走,等我一下。」
再次出现时,她给我们準备了包装饮料,和她亲手做的玉蜀黍布丁。
感谢。
继续探访几位长者。
最后一家,是八十五岁的建国一代阿嬤。大门敞开着,我看到两位女子正在整理大把大把的冥都银行钞票。
「我们今天祭拜爸爸,待会儿要下楼烧冥纸,不方便。」
原来是女儿和媳妇。阿嬤笑笑走出来,完全看不出是八十五岁的老人家。
我们询问了方便探访的时间。女儿温和的和母亲商量了一下,应该是想到爸爸「还在吃」,就让我们进门了。
探访的过程,完全充满爱。不论是阿嬤、女儿还是媳妇,都亲切友善。
八十五的阿嬤,没有任何慢性疾病。
「眼睛有割过吗?」
「没有。」女儿说,「她到现在还可以穿针缝衣服。」
「阿嬤,您如何保养的啊?」
「因为我不看手机。全身上下,只有牙齿是假的。」
阿嬤露出两排整齐的假牙。笑声一片。
阿嬤有六个子女,和最小的单身女儿同住。每天,阿嬤还亲自煮饭给住在附近的孙女一家人。
「孙女是我带大的。比起她的妈妈,她跟我更亲。连她妈妈都会吃醋。」
阿嬤全程笑嘻嘻。我们开玩笑的说,「要大选了,有没有什么要求,尽量提出来,我们会把妳的要求纪录下来。」
「不需要啦。我没有什么要求。都好。都好。」
「好啦。那我们就先告辞了。阿公吃饱了在银行等着呢。」
又是笑声一片。
我很喜欢探访的活动。喜欢聆听。人与人之间,需要最直接的接触,才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交流。听到不同的故事。看到不同的人生。
我想起了一句话,「有时候,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谐。」
用心感受,才有爱。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大暑】低头便见水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