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
2020-05-10
近年来,传统媒体遭遇数码的严峻挑战,读者流失,受众老化,广告收益递降。新冠疫情雪上加霜,展望不佳的媒体,纷纷加速了瘦身和转型进程。
在这样的氛围下,在媒体浸濡多年的媒体人,要如何善用技能突围而出,继续为东家作出贡献,或另起炉灶?
三位在纸媒、电视和电台有丰富经验的媒体人,在节目上侃侃而谈。
节目录影(更多新常态直播 )
重点浓缩(洪雯妮)
- 对于疫情之前的数码冲击,思敏表示数码媒体的出现其实刚好淡化了东方日报一直以来通路有限的问题。至于向来被热烈讨论的纸媒将死的课题,她认为民众对资讯的需求并没有降低,死的只是纸(报纸),而不是媒(媒体)。而如何与广告商在数码平台合作也是他们一直在摸索的。
- 嘉荣也表示民众对于资讯的渴望和对媒体呈现方式的要求没变,也仍然在收看电视制作的新闻,但和报业一样,如何让广告商看见电视新闻在数码媒体上的流量,并了解数码媒体受众的价值是他们面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
- 佩玲表示比起报纸和电视,电台转型的空间相对比较大。他们让电台节目与数码平台连接,主持电台节目的同时兼顾很多的数码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因为这样,提供给广告商的广告配套也多了,比起以前只有电台,现在还有Facebook、YouTube或者线下活动可以选择,可以接触民众的面向更多了。
- 对于疫情的冲击,因为民众对资讯的需求大大提高,嘉荣和佩玲都表示电视和电台的收视率增加了,只是开车的人少了,所以电台收听率有所下降。嘉荣也表示电视新闻因此有了更多的广告,而且疫情期间的假新闻特别多,这时民众对传统媒体的信赖就很重要。但报纸的广告商因为民众不便获取报纸,因此有了想要暂缓行管期间在报纸上的广告的想法,而这也压垮了很多报社的最后一根稻草。
- 对于媒体人自创和经营个人品牌并将其商业化的可能,思敏表示必须有所突破地学习新技能才能不被淘汰,而独立媒体人这个角色能否在本地市场生存也很值得去思考;嘉荣则在这段行管期开始了每日直播,用自己梳理资讯的专业经验,帮助民众理解最新资讯,还获得了特别好的反应。这让他与民众建立了比在电视上更亲近、更人性化,也更有互动性的关系;而佩玲表示,若在网络有一定的影响力,或许可以做到新闻工作者想要传达真实讯息的初衷,但如何经营到有足够的个人特色以及影响力却是一大考验。赖国芳老师也建议,品牌背后要有独特的理念贯穿每个传达的内容,才能长久地经营下去。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从1986年《成长中的六字辈》到38年后的今天,六字辈的故事重新启航!张永修主编的《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不仅是文字的汇聚,更是岁月的见证。曾经的年轻写手们,如今历经人生起伏,以成熟的笔触展现生命的深度。
这部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珍贵作品,值得收藏,一再品读。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