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小学时代,写字是我的强项,在方格里在单线上,一粒粒工整的字体跃然纸上,兄姐们称赞,老师们也有口皆碑。
到了高年级要抄笔记时,我照样能把笔记抄得整整齐齐,让老师看了很舒服,频频把我的笔记在同学面前展示,要班上的同学仿效我,那时我有点儿受宠若惊,同时对写字这技能,更是信心满满。
中学时代,有些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把笔记写在黑板上,我们得一心二用,要听又要写,很不容易,那时,字体开始变得凌乱潦草,只求速度,不求工整,不过一些老师会把笔记油印出来分发给我们,这一类老师,真令我感激不尽。
我和写字似乎很有缘,因为我选择的终身职业是教师,教师每天都得写教案,在记录簿里写上密密麻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此外每个月要在点名簿里把整班学生的中英文名字写下,每逢新学年,还得把学生资料也记录下来,那的确是考验我们的写字功力。
进入数码时代,电脑打字在很多时候取代了手写,教育部也允许我们用电脑打字写教案但不强制,年轻一辈自然选择用电脑,而我,依然选择手写,并不是我墨守成规,而是我觉得用电脑打字还得把教案打印出来,并黏贴在教案簿里,更花时间,而且还把教案簿弄得“鼓胀胀”,增加重量又浪费白纸;同时我有另一想法:如果老是不手写,会否把很多字忘了?这对一个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 “亏损”,因此也就作罢。
记得我曾开玩笑地问校长:“手写比较勤劳还是用电脑打字?”
校长毫不犹豫地说:“手写。”
退休后,写字的次数大大减少了,虽然我是写作人,却用电脑直接打稿,这是与时并进,也确是省时省事,就如此持续了3年多,“负面”影响终于出现了,那天不知何故,突然很想写字,便毫不犹豫地拿起圆珠笔来抄抄古诗,一边背一边写,哎呀!怎么手指显得有点儿僵硬呀?诗背得出来,却不是每一个字都写得出来,如:庐山的“庐”,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只好上谷歌去搜寻;还有一些字,写了之后又觉得似对似错,真怀疑自己患了痴呆。不!不!痴呆症就不可能会背诗,应该是用电脑打字的后遗症吧!
于是,我决定从今以后,手写草稿后才用电脑打字,闲暇时就拿起笔来写写字吧!我想重新感受握笔的温度,我不想忘了方块字,也不允许方块字拒我于千里之外。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