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掀开历史的另一面

by 谢智慧

陆辰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相互凝视与对话。史书上寥寥几笔,后人往往便能有无数个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中国史书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更令后人在解读历史时趣味无穷。同样的一段历史,可以有不同的切入和侧重点。在研究帝王史方面,帝王的文治武功、后宫嫔妃、乃至于朝中的文武百官和帝王家的争权夺位,一直都是人们的关注点。相比之下,古代帝王的疾病和死因,则较少被人们涉足。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一、正史上关于帝王死因的记载本就不多,纵然有,也不过寥寥几笔,有的甚至写得隐晦难懂。二、古代的医疗水平并不能与现代医学相提并论,因此现代人去看从前帝王被记载下来的病因和死因,往往会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然,进而感到意兴索然。
《医生读史笔记》便是一本从现代医学角度去解析古代帝王的疾病和死因的历史笔记。书中用词不深,阐述的方法更可说是妙趣横生,即使是没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得懂。此书以“太医难当”为开头,进而带出较为大众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比如曹操的头疼病,关羽的刮骨疗伤,紧接着再带着读者穿越时光,回到扁鹊所处的战国年代,千古第一帝的秦朝,接着穿梭唐宋元明,以现代医学的解读去剖析古代疾病,带领读者体验一场时空交错的奇妙之旅。

运筹帷幄的谋士我们看得多了,封狼居胥的将士我们也不陌生,外戚宦官乱政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不过,在偌大的皇宫中,有一个群体常常为人们所忽视。那便是太医了。太医是专门为帝王、宫廷和官宦上层服务的医生。古代医生的地位其实并不甚高,当上了太医,与其说是可以一登龙门,加官进爵,不如说是“伴君如伴虎”,总是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太医的身份地位颇为尴尬,照理说,医生医病,该当竭尽全力,尽力而为,不过如若病人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医生也回天乏术,只能略尽人事而已。然而,古代的帝王们可不怎么想。医不好,便是太医无能,就是庸医,一旦怪罪下来,太医的好日子便到头了。在历朝历代中,一旦药石无灵,病人撒手人寰,太医便会跟着遭殃,或死罪,或贬官,总之下场多半不会很好了。当然,也有些开明的帝王,并不会为此迁怒于太医,太医也就得保太平,捡回了一条命了。

由于太医拥有出入宫廷的特权,在皇宫这个权力的漩涡中心,太医便很难逃出政治的勾心斗角了。在政治上,太医充其量也不过是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南宋御医王继先便是个例子。当时的权臣秦侩与王继先是心腹之交,不过实际上秦侩不过是利用王继先来窥探宫中隐秘,借此监视宋高宗。太医这种特殊而又尴尬的地位,加上古代人们对医学知识的匮乏认知,太医并不被十分信任,甚至常被猜忌是要假借行医之名,来谋害帝王。华佗见疑于曹操而深陷囹圄,便是很典型的例子了。

除了介绍太医这份特殊的职位外,这本书中还详细地探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帝王疾病和死因。在秦始皇病逝沙丘,被李斯和赵高以假诏书让胡亥继位的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中,作者用医学常识多方面地从正史、野史和传闻中分析秦始皇的死因,便十分地引人入胜,提供了另外一个看待历史的角度。除了谈论帝王身体上的物理疾病外,作者更把笔尖触碰到了帝王的精神疾病,点出明宪宗对万贵妃的恋母情结,为这位千古背负骂名的万贵妃进行了辩护。
当然,上述所说的,只是《医生读史笔记》中所提到的稀奇古怪的帝王病史的沧海一粟。扁鹊换心,司马昭中风,宋太祖“生蛇”,或病死,或猝死,或淹死,种种有趣的帝王历史,在这本书中皆有涉猎。《医生读史笔记》可被看作一本医药类的书籍,也可被看作一本历史类的书籍。历史并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般沉闷无趣,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解析,就会发现历史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

分享作品:生读史笔记》 — 玲子传媒

欢迎投稿,提供稿酬。≫前往

Photo by  Blaz Photo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倘若有那么一天,你有机会预知自己的生命期限还有倒数一百天,你会怎么安排这余下的时光?
【大雪】倒数一百天的练习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