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石狮子工匠之谜

by britney

孙福盛

居銮伊斯迈街和南峇街老建筑物顶端的石狮雕塑,屹立蓝天之下,俯瞰脚下的街市,瞬间百年,被誉为马来西亚城市建筑中绝无仅有的景观,也许是世界的唯一,引起国内外建筑界、美术界、考古界和民俗遗产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仰望这些栩栩如生、容貌各异的石狮子,我们心中不由生出疑问:

在科学工艺尚未发达的年代,究竟是哪一位或哪一组工匠,能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和审美修养,为我们留下如此珍贵的的艺术精品?

本地媒体工作者张柔生(1989-)向我们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她的先祖母苏丽英,原籍福建惠安,曾经追忆:

南峇街老建筑顶端的石狮子,都是出自祖母父亲苏德成的手艺。苏君生前是一名水泥承包商,也是一名艺术雕塑师,应老宅主人的要求,设计了这些包含东西方元素的石狮子,因为不是模胚生产,因此尊尊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家族历史显示:苏德成(19xx-1950),福建惠安人,与妻子魏帕结婚后南来马来亚,定居在居銮哈芝马南(HJ MANAN)门牌 73 号,消防局后排崇福庙对面的木屋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哈芝马南在时代洪流中拆迁发展,苏氏家族后人仍旧继续留守老屋至 2014 年,成为最后几家钉子户。

苏德成与妻子魏帕育有三女一男,长女苏丽英(1940-2020),次女苏凤英(1941-),唯男苏庆辉(1943-2000),幼女苏梅英(1947-)。

至今仍健在的苏凤英(81岁)追忆母亲曾经告诉她的故事:

父亲当年在家里进行雕塑,门前总是堆满石狮子,准备晒干后拿去安装。父亲制作的石狮子数量很多,总计超过百尊,有一些还是特大型的,全部都用手工捏作,每天都要搬来搬去,也有好多人上门搬动,估计一些是外地人定制的。

母亲魏帕曾表示,父亲的手艺精细,计划挣够钱后自己买地建屋。当年父亲在屋顶上作业时,母亲也会在场帮忙,把水泥从一楼吊上屋顶。

苏凤英继续回忆说:父亲苏德成因为工作吸入过多洋灰得了肺痨;便以吸食鸦片来减轻疼痛,因而早逝,年仅 40 来岁。

张柔生也从长辈口中得知:她的老舅苏庆辉,是苏德成唯一的儿子,1963 年銮中高中第五届毕业校友,父亲去世时他已 7 岁,曾被告知有关父亲的一些事迹。

家中长辈曾忆述:每当外地朋友来居銮拜访庆辉时,他都会特地带他们去南峇街,介绍屋顶上的石狮子是出自父亲的手作,颇觉自豪。

家中前辈也告知,2014 年从哈芝马南木屋区最后迁出时,曾经发现苏德成老舅公收藏的建筑工具铁盒,不知其价值而未加珍惜,大意丢失,如今再也找不出更多有价值的佐证和凭据了。

尽管如此,苏氏后裔的这些精彩回忆,已经足以证明这些经典的石狮子乃一代石雕大师苏德成的倾心杰作,石狮子艺术工匠之谜,终于水落石出,昭告世人。

迄今为止,从收集到的可靠口述资料显示:从中国南来的福建惠安水泥匠苏德成,正是伊斯迈街和南峇街经典石狮子雕塑的创作者,那 16 尊威武雄踞的石狮子,充满东西方文化元素内涵,也许是世界上的唯一。

今天的人们,应该对这位几乎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顶级艺术家,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和谢意,因为他的那些巧夺天工的技艺和艺术匠心,让蝠城的百年老街建筑,荣登世界建筑殿堂。

石狮子艺术家苏德成与太太魏帕的合照,家属张柔生提供。

转载自居銮文艺协会文学季刊《銮风丛书16》,点击此处到书满季免费阅读銮风16全集。

从1986年《成长中的六字辈》到38年后的今天,六字辈的故事重新启航!张永修主编的《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不仅是文字的汇聚,更是岁月的见证。曾经的年轻写手们,如今历经人生起伏,以成熟的笔触展现生命的深度。 这部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珍贵作品,值得收藏,一再品读。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