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K
从1986年《成长中的六字辈》到38年后的今天,六字辈的故事重新启航!张永修主编的《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不仅是文字的汇聚,更是岁月的见证。曾经的年轻写手们,如今历经人生起伏,以成熟的笔触展现生命的深度。
这部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珍贵作品,值得收藏,一再品读。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
叶舒佲
来自雪兰莪巴生
百家被在老一辈的记忆里,有着一段特别的回忆。
我从家里老一辈的妇女口中得知,早在70年前的太婆年代,太婆都会把破烂的衣服搜集起来,制作成被子给孩子们使用。甚至那时候的窗帘布都是用碎布拼凑的。
到了婆婆的年代,每一位妇女的嫁妆里都会有一把裁缝剪。
这是为了方便修补家里孩子的衣服,制作家里的窗帘布、床单等等。
比较贫穷的家庭依旧会使用旧衣服制作成被子,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从那个时候开始,这被子开始被称为 “百家被” 。
再到我母亲的年代,那时候的经济开始慢慢发展。
妇女们把窗帘布、剩下的布头、布尾巴收集起来制作成百家被。
甚至到衣场收集剩布制作百家被,供自己家人使用或售卖来补贴家用。
我在家里从小就听着裁缝剪的声音长大。
耳濡目染之下,渐渐地对裁缝这个行业有了兴趣,也从事了服装设计相关领域。
就在2017年,经常制作百家被等的姑妈再也无法继续制作。
我做了一个决定,回到家乡传承姑妈百家被的手艺。
从中进行改良,制作和宣传。
这就是我家族,和我的故事。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