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伪

by 谢智慧

赖国芳

去年12月有两个高中同学聚会,一个在新加坡,另一个在吉隆坡。我看了与会者名单,新加坡的不去了,另订机票专程前往吉隆坡,去会40年不见的前室友,以及一些好久未见的朋友。新加坡的饭局名单上有几个名字,话不投机半句多,与其花一个晚上去敷衍应酬,还不如在家静休的好。

年过六旬,不想见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有太多需要向世人证明的事。

一个人年轻时,对如何在世界自处还没足够把握,下意识里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便想证明自己很厉害、很有钱、前途很光明、在做很重要的事、认识很重要的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事。年长后,了解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以及生命的圆满,不一定能通过外在的成就来衡量,逐渐和自己及世界和解,就越来越不需要向他人讨赞了。

有些人却一直无法跨越这个阶段。一大把岁数了,还有很多需要证明的事,只是用了更加高贵的目标来加以包装。比如:保护弱势群体、环境、文化、华教,推广素食、转型正义、统一或独立,神爱世人……当然,关心以上议题的,不乏真心真意,心怀喜乐去实行的人。但如果一个人是虚伪的,即使他不自觉,旁人仍然可以轻易看穿他的内心。底子里,他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别人认同的小孩。

复旦的王德峰教授把道家的“无为”解释成“无伪”。此“伪”作“人为”之解,即是违反天性人性,因“有所为”而硬掰强做。违反天性人性的事,虽一时勉强亦难以持久。如戴口罩,疫情趋缓便迫不及待地摘了;如庄子说:乌龟本来就是应该活在泥浆里,拖着尾巴摇来摇去的。

因为“有所为”,“有心”去鼓动的所谓高贵目标,到最后常常会变质。有很长一段日子,我一直不了解为什么有人要去“放生”。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本来自由的动物,就是因为人们要放生而被抓捕的吗?放生后,或因不适应很快死亡,侥幸活下来的,却可能成为外来物种,造成环境伤害。更丧尽天良的是,被放生后又被围捕以便重新被贩卖,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死亡。买来放生的人难道不知道?后来我明白了:不是无知,而是被渴望功德的私心泯灭了良心。

所以,有太多“伪”的人,还是敬而远之吧。他们轻则伤害自己,重则造成公害。如果勉强去虚与委蛇,那自己也就“伪”了。

此文写于2023年终,2024年交集之际,愿与心有灵犀者共勉之。

Photo by Samantha Gades on Unsplash

正所谓“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人只有做了坏事才会疑神疑鬼,不做坏事就一定没事嘛!一 芳其
大树下的导航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