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阅读路上4:阅读的脚步

by MingYan Yap

廖舒辉

最后一次参加阅读营是在东马的古晋。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望着广袤的土地,突然想起自己几乎踏上了马来西亚的各个州属,只剩下沙巴州还没机会过去。其中大部分地方我都是随着阅读营去的,但我对那些地方的环境不太熟悉,反而对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印象更深。

不知不觉,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在全国各地推动阅读营已逾十年,举办的场次超过100场。我从师范学院时期便开始接触阅读营,在这十年间我参与了大约20场,算不上多。根据目前的记录,有人已经参加了超过40场阅读营。阅读营并不属于正式课程,无法在上课时间进行。因此,通常安排在周末或学校假期。加上两天的培训时间和两天的营会时间,每场阅读营工委们都要付出4天的私人时间。如果一个人参加了40场阅读营,意味着他至少在阅读营里度过了160天。160天,足以环游世界了。

在这十多年间,阅读营遍布马来西亚的各个城市与乡村。我们乘着这趟列车,走进城市,走进乡村,走进学校,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实际上,我们在阅读营里并没有时间去认识那座城市。白天我们忙于营会,只有夜晚才有时间外出用餐。我们常戏谑地说,只看到过一个城市的月亮,却没机会见到它的白天。不过,我们却记住了那个地方最美丽的风景和人们。

举办阅读营并不容易,除了资金以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所学校想办阅读营有一个前提,除了书本,还需要得到学校超过半数老师的同意。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被迫参加他不愿意的活动时,带来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如阅读营,当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阅读的人逼学生读书时,学生只会更加排斥阅读。

举办阅读营的人需要有魄力,除了要承担筹办事务,还要忍受其他在校老师的冷言冷语。我们有不少工委在帮忙筹办阅读营时,也曾遭受过其他老师的批评和冷眼,更遑论那些在校内当“出头鸟”的老师。因此,我们十分感恩在阅读营时积极广播阅读种子的老师,也为那所学校的学生感到幸福。

马来西亚常被形容为文化沙漠,但我认为它更像是一片文化原野。沙漠寸草不生,无论多大的风雨,最终都会消失不见;而原野是森林,只要你拿起一把斧头走进去,终究能开出一条文化之路。在推动阅读营时,我们走进了许多间学校,看到了许多热爱阅读的面孔。我们或许不认识那座城,但我们永远记得在那座城市里有那么一个洒满种子的地方,有一群热爱阅读的成年人。

有一天,当我想旅游时,如果想起曾在某座城市感受到的温暖与感动,我会愿意再次回去,细细了解那座城市。那时候,我会看到那座城市日夜轮转,阅读的种子遍地开花的美丽景色。

Photo by Debby Hudson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从即日起,人间烟火所有的投稿栏目将全面转移至人间社区。未来,凡欲投稿者需先注册人间社区账号,所有投稿均通过该平台进行。 自由投稿仅限散文,其他类别的作品请自行发布至个人公众号。
投稿新方式,创作新起点!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