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勾勒的圆满

by MingYan Yap

邓艾忆

那天,救护车关门的一瞬,我看着爸爸的背影远去,四岁的我不懂永别,却在那一刻,第一次感受到“失去”的刺痛。最遗憾的分离,是来不及好好告别。往后的日子,能接触到爸爸的时间便是新年、扫墓和重阳在牌位上看见爸爸的名字。这是我和爸爸唯一剩下的连接了。我脑海里只存在着少之又少的爸爸的画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爸爸的模样在我脑海里也逐渐变得模糊,更像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父亲的离世,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生命意义”的种子。求学时,我因课业压力和自我要求暂时遗忘了它,但它时常隐隐刺痛,提醒着我它的存在。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人会离开?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长大后,这些问题成了我追寻方向的动力。我发誓将来要为生命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能力去减少那些类似于我曾经历的痛苦。我希望成为个能帮助别人的人,这个念头是我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一路前行。

揣着这个想帮助更多人的心,我选择了医学检验专业,努力学习,终于熬到了毕业。随后也如愿成了一名医检师,我觉得自己离“帮助别人”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最初的那段时间,我满怀热情: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开着大大小小的病人人体组织的包裹,小至息肉,大至大肠、子宫、眼珠、整个手肘,检查标本,描述和测量组织,携手与病理学家分析个案,撰写报告。我以为这是我帮助他人的终点。

在那些日子里,我觉得自己正在攀登陡峭的“雪山”,朝着梦想的顶峰进发。我相信,只要登上顶峰,等待我的一定是令人屏息的绝美风景。然而,随着日复一日的工作,我开始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一切吗?这份疑问像迷雾般缠绕着我,促使我去思考,人生的圆满究竟是什么?

幼时的我们,遵循父母的教诲,只知道需要乖巧听话,认真学习,长大后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结婚生子。人生真的如此便就圆满了吗?即便求学路上磕磕绊绊,我们如履薄冰地往前方雪山前进,当我们到了他们口中的雪山后才发现,自己踏足的那片雪山早已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我咬牙攀登,以为登顶便可尽享风景,却发现脚下早已成了一片汪洋。圆满的终点成了漂泊的起点,这份困惑让我重新思考,“圆满”究竟是什么?

父亲的离世是我的遗憾,但它也成为我走向医学检验的动力。我想帮助更多人,但现实中的帮助并未填满我内心的空白。遗憾让我反复思考,圆满从何而来?生活的点滴也让我不尽思考:我是谁?我到底要做什么?这一生如何才算圆满?

在某一夜睡前的深思,我突然意识到,人生的圆满与否和意义并不是一座固定的“雪山”,也不是某种可以触碰的终点。它更像一个个盲盒,每一步都是未知的,而且每一步总将影响着下一步,环环相扣,为结果带来一次次新的转变和可能性。在每个不可控的转变中,总难以避免经历一次次的失去而导致的遗憾感。我闭眼深呼吸,再次感受自己生命中所经历过的每一份遗憾。我好像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和圆满。我的圆满在于我能在每一次经历缺憾的时候,依旧能昂首阔步向前迈进。即便心中满是伤痕,仍旧无时无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生命中的圆满。

自那天起,我不再盲目找寻和执着于那所谓的圆满。也许天堂看似遥远,但天堂地狱其实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圆满看似是遗憾的对立面,却正是遗憾一步步推动我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人,也许终其一生的功课并不是奔向大众所公认为圆满的功成名就,而是看清并珍视自己那份隐藏在内心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圆满虽看似远在天边,但它其实存在于我们的心间。遗憾曾让我痛苦,但也让我成为如今的自己。

如今,我明白到圆满并非无憾,而是直面遗憾后依旧能昂首向前的勇气。它不在远方,也不在终点,而在我们心中,一步步被珍视和创造。若没有遗憾,我的圆满便无从生长。

Photo by Ashley Batz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