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狗

by MingYan Yap

黄维玉

早上去健行的路途中,有两个地点,会看到人家养的宠物狗 —— 如果它主人有在屋前,这狗儿就会装腔作势,很勤劳地大声吠叫。

偶尔我们走过那“狗屋”的篱笆边,发现它懒洋洋,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就知道,主人不在家。

哎!狗儿真是如人,会观言察色 —— 在老板面前,显示自己努力工作;老板不在呢,它睬你都傻呀!我家婆说得对 ——狗嘛是人!

在马国,我们的友族朋友们都很怕狗。我记得前次卫生官来查蚊虫时,就先问有没有狗。送煤气的工人也是一样,他先确定没有养狗,才下电单车扛煤气。

让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小事 ——

我们走步回途中,听到前头有狗吠声,看到一个马来女生站在路边,好像在等人,又似乎在踌躇不前……阿婆我“多管闲事”地问了她:“Adik nak pergi mana?” 她说要走路去不远处的面包店上班。平时她步行都没事。

那天,应该是那屋子的主人开门开车出去,狗儿顺着溜出来。主人没发现它,自动门锁上,它回不去,看到陌生人就吠叫。那个马来女生被先声夺人的狗吠声吓得不敢向前走。

阿婆我见义勇为当起保护者的角色,马上对她说:“别怕,你跟着我们,那狗儿不敢怎样的!”

果真,感谢神!就这样,带着她顺利过了“狗儿关卡“。

还有一次去走步时,看见一只花猫,特别爱跟着我们走。在我脚边,一时慢走,一时快跑在我们前面。它坐在路上,等到我们越过了它,又一个箭步冲到前头。分明就是要争取注意力。我家老爷说:“哎!我们没有要跟你玩啦!回家去顾你的儿女吧!”

猫儿都会有attention seeking的倾向,我们说“狗嘛是人”,猫也一样。

与朋友聊天,说时代不同了。五十年前,人们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阿狗阿猫。现代的人抱着狗猫当成亲儿子,真的是世界变了!

在我的记忆中,有见过名字带狗的人,最著名的就是马口的州议员,已故徐亚苟先生。他虽然被家长冠于狗名,却是一位非常尽责,做事不苟且的领袖。

我阿嫲的亲戚中,有一位妇女的名是 tua kow soh(大狗嫂)。她丈夫应该是被称呼为“大狗兄”吧?还有一个常常听到的名字就是 oh niao (黑猫),是住在我们个地区的人。听说黑猫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 Lao hor (老虎)。

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医疗条件也不好,孩子都得天生天养。普遍相信,取个低贱动物如猫狗的名字,就容易带着长大。

我朋友盈盈说,她父亲的名字就是Ah kow,,已经安息,和其他阿狗相聚了。她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叫阿狗,会是怎样滑稽的情况。

想当年,每个家庭都生养众多,父母就随意给孩子冠以动物的名字,家家都像个小动物园。

另外一个朋友黄兴义说:“我二哥就是叫阿苟。”

我们小的时候,马来文和英文课本里的华人角色,一定是 Ah Kow,是非常稀松平常的名字。就像我们写中文造句,必定使用“小明”为人物名字一般。

时光一晃,这些名字带猫狗的一辈人,都已经作古了。

现在轮到宠物主人们,对着猫狗自称是妈咪爹地了。现在的人生养少,宁愿养只狗或猫来宠爱。说真的,宠物对主人的绝对忠诚,常赢得主人特别的对待,可是,自称是宠物的父母,也真是有一点不妥啊!

阿婆我不禁感叹:时代变了!

Photo by Andrew S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为鼓励创作者开启创意之旅,人间烟火在2025年第一季推出起步赞助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公众号提供一次性支持: RM100 赞助(首批20个公众号) RM250 赞助(首批10个公众号) 现在就开启您的创意之旅!
人间社区正式启动!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