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随想

by MingYan Yap

李秀云

退休后,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想旅行就出发,想休息就躺平。小小的家,空间虽不大,却节省了许多时间,让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开始学习吉他和电子琴,虽然不敢买太昂贵的乐器,怕自己半途而废,但也不必精通,随性就好。偶尔坐在露台,弹着吉他,看着远方的风景,身旁几盆绿植,即使枯萎了也无所谓。原来,生活是否自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新年期间,少不了吃吃喝喝。家人不多,朋友也不多,聚会更少,不必四处奔波,轻松度过新年。其实,这样的年节,我已习惯。

除夕夜,和家人简单吃顿饭,除了互相拜年,其他时间基本待在家里,孩子们也乐得自在。家门口甚少访客,除了妹妹一家。今年倒是多了几位昔日同事和学生来访,晚餐依旧是在熟悉的餐馆解决。至今还没付账,老板倒是豪爽,也不怕我不还——只是忙得没空跟我算账。

孩子放假,我也开始规划旅程,行程不断调整,纠结着是否携带折叠自行车。但手肘尚未痊愈,还是得乖乖接受治疗。

接着,又和老同学聚餐,还是同一家餐馆。大家坐在一起,几位同学已然满头银发,我也即将步入“白发一族”,心情却很轻松。

收到一条信息:老师有空吗?当然有空!于是相约晚餐,特地订了包厢,甚至还要求穿蓝色系服装。我笑着调侃:“吃顿饭还要讲究‘仪式感’?”最后还是翻出一件蓝色衣服,配合一下。

两桌客人,三家人,一桌小孩,一桌大人。桌上佳肴不断,啤酒杯也一再续满,话题更是停不下来。几个旧同事因为互相扶持,经常坐下来喝茶、聊天,感情一直维系着。

还记得当初被投诉的事,我曾愤怒、不平、气馁,一个人面对那种无奈,真的不好受,尤其是当你感觉不被尊重。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提前退休,毕竟这个环境已经不适合我了。

后来,当同事也遇到相同的情况,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支持他们,希望大家能站在同一阵线,共同维护权益。当然,这样的做法难免引起非议,但无所谓,我一向是对事不对人。

人一旦倒霉,似乎什么事都会接踵而来,仿佛上天有意安排,让我们不断面对难题。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勇敢面对,然后继续前行。有些事,求神拜佛无法解决,更多时候,只是寻求心灵慰藉,让自己好过些。

若问我心中的怨恨是否能消除?当然不能,或许直到生命终结,才能真正解脱。让人“放下”,谈何容易?有些话,说出来或许能安慰自己,但未必能安慰别人。立场不同,观点自然也不同。当初那些落井下石的人,可曾考虑过,他们的一句话,会如何伤人?

植牙期间,我屡次遇到问题,忍不住自嘲:这是不是报应?可当我诉说事实、解释真相、分析对错,最终不过是立场之争,观点难以统一。但我始终相信,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目标都是让船继续前行,又何必急着把不喜欢的舵手踢下海,然后又一边埋怨找不到替代的人?

包厢里,菜肴丰盛,孩子们吵闹,大人们谈笑风生,彼此并不干扰。我想,大家的包容度都很高,因为是家人,所以愿意体谅。

当年,面对对同事的各种指责,我一直认为:世上哪有人是完美的?又怎可能不犯错?我也承认,早年的老师或许更严厉,甚至惩罚孩子时毫不手软,但那时的家长愿意放手,相信老师能管教孩子,关注学业。然而,时代不同了,家长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他们更有知识,更重视孩子的成长方式,希望老师减少严厉,多一点关爱。

我也认同这一点,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孩子时,我学会了耐心,而不再动辄惩罚。即便曾被投诉,但最终都能平稳度过。因此,我变得更加谨慎,也练就了极大的耐性,并逐渐学会了包容。

三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人生哪可能风平浪静?怎么可能一帆风顺?同事无数,学生更是数不清,一生中与那么多人交集,怎可能没有是是非非?但对错并非表面可见,很多事情,在层层叠加的故事中,被赋予了新的解读,最终形成了“结局”。但这真的是结局吗?或许只是另一场续集,就像一部受欢迎的连续剧,只要有人关注,就会不断续写下去。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总是充满各种故事,不断地书写、翻篇,偶尔还会抛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至于这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谁也无法预料。

一顿晚餐,不论聊的是是非非,还是生活琐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份友谊,让彼此还能继续同行。我想,同事们应该感到庆幸,始终有人在身旁陪伴。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能坐下来,吃一顿饭,喝一杯茶,继续这段缘分。

Featured Photo by Steph Q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