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銳
台南,新营,一个陌生的名字,一座从未涉足的城市。
我在车站外停下脚步,雨刚停,空气里还有些潮湿的气味,混杂着柏油路面的余温。街灯闪烁着微弱的黄光,墙面斑驳,行人穿行其中,步履匆匆。这个地方与我无关,像是一张别人的旧照片,我只是站在角落,安静地观看。
这趟旅行无关这座城市,更像是一场寻找,一场我自己都不确定终点在哪里的寻找。我来找一个人,一个曾经与我密不可分,后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人。她离开时没有留下预告,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来得倏忽,去得无声。那天之后,我依然过着每天该过的生活——天亮起床,傍晚回家,应该吃饭就吃饭,应该走路就走路,世界没有改变,只有某些东西变得静默了。手机里的号码,无论拨出多少次,对方始终不曾接听。后来索性删掉了它,但手指依旧记得输入的顺序,肌肉记忆像是无用的功能,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那些已经被丢弃的过去。
记忆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总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浮现,比如现在,比如这座陌生的城市,比如这家便利商店。
“以后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一罐乌龙茶开始吧。”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像是在开玩笑。可后来,最后一次见面时,她手里握着的却是玫瑰茶,没有笑,也没有告别的声音,像是一场未竟的梦,忽然有人拔掉了电源。我试着不再去想她,不再去猜测她现在的生活,不再拨打那些无人回应的电话。我想,她大概也在试着学会没有我的日子该怎么过,比如学习如何准时吃饭,学习如何让夜晚变得不那么漫长。人总要学会如何让彼此变得不再必要,这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不得不接受的事。
“你对她的好,早已成了她的负担。”
有人这样对我说的时候,我只是愣了一下,没有回答。可是,身体里某处像是断了一根微小的神经,痛感微弱,却绵长。我从未想过,原来“关心”这件事,也会成为一种沉重。我一直以为,爱是一种不计较的行为,不需要问值不值得,也不需要权衡给与被给的比例。但后来才发现,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必须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一方承受得太多,另一方便会想要逃离。
我开始让自己变得更坚强,试着变得更符合她的期待。结果,我却连自己的模样都快记不清了。夜里辗转反侧,清晨醒来时长吁短叹。我努力过,试图去找回她,可终究还是什么都抓不住。
“这是为你好。” 她这样对我说,语气平静,甚至带着点温柔。
“不想让你越陷越深。”
“这是对你最好的决定。”
可她从未问过,什么才是对我最好的。
爱情不是一处风景,而我也不是来这里短暂停留的过客。可话到嘴边,我却说不出口,因为她的决定向来不会改变。我回到台北,回到生活了二十年的城市,但这里却像是变了模样。无论是士林、淡水,还是木栅,无论是灯光闪烁的街口,还是车厢里沉默的空位,我总是不自觉地搜寻着她的影子。哪怕只是一个相似的背影,也足以让心脏微微颤动,然后再努力地压抑下去。
这大概是我的惩罚吧。我从未真正珍惜过她的存在,也从未在她还愿意听的时候,把我的心意清楚地告诉她。我总以为,她会懂。可她没能懂,而我,也没能给她时间去懂。
飞机起飞的时候,窗外的灯火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片没有颜色的虚无。我望着窗外,模糊了视线。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属于我的人,无论如何都会留下,而不属于我的人,无论如何都留不住。
她像风一样,自由、飘忽,哪怕双手紧握,也只能感受到她经过时的气流。我说服自己,放手是一种自由,可真正放手的那一刻,心却仍然隐隐作痛。我骗得了所有人,却骗不了自己,因为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角落,放着她的名字。
如果有一天,我还能对你说一句话,我会说:对不起,没能一直陪在你身边,没能替你挡去所有风雨。但谢谢你,让我明白,爱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拥有,而是在于付出。
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想回来,请相信,我会在原地等你。这不是承诺,也不是请求,只是我最后的温柔。如果你最终选择不再回来,那么,请你一定要幸福。即使没有我的世界里,一切安好。
本篇作品入围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获得 RM50 稿酬,并有机会赢得高达 RM1000 奖金。更多详情 ≫

Photo by Everton Vila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投稿新方式,创作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