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
我们人的一生,从出生就开始啼哭,看到可爱的玩具会笑,看不见爸爸妈妈会生气,得到嘉许会感觉无与伦比的快乐。那时的我们,把情绪挂在脸上,肆无忌惮地表达,不怕被误解,也不怕被拒绝。
可渐渐地,我们不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不再是单纯的哭与笑,不再只是因为摔了一跤或吃到糖果而改变。它们像是悄悄潜入心里的河流,绕过稚嫩的心智,一点点冲刷着我们的棱角,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深沉,变得沉默,也变得沉重。
我开始记得第一次“被要求”不可以哭,是在幼儿园。老师说:“不能随便哭。”我记得那是因为抢不到心爱的玩具。我努力睁大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结果喉咙像卡住了一块石头。那一刻,我第一次明白,有些情绪是被不允许的。
后来上小学,朋友之间吵架了,我生气得不想说话,可第二天还是要坐在他的旁边。于是学会了隐藏情绪,学会了带着微笑把怒气藏进抽屉,告诉自己:“没关系,这不重要。”可是,小小的我不懂,这样的“没关系”,其实是一次次压抑情绪的开始。
再长大一点,进入青春期。喜怒哀乐突然像洪水猛兽一样扑向我。那时的我可以因为一句话笑出声,也可以因为一个眼神难过一整天。原来,成长也可以是一种混乱。情绪在内心翻滚,却找不到一个出口;好像越来越多的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为什么笑。身边的世界似乎不再温柔,失落与孤独一波波袭来,逼着我在迷雾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学习坐下来,听自己说话。
我开始写日记,把喜怒哀乐一一摊在纸上;我开始一个人散步,不再因为孤单而慌张;我开始试着不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怀疑自己;我也开始明白,成长不是丢掉情绪,而是学会和它们好好相处。
我仍然会生气,但我不再摔门;我仍会悲伤,但我知道明天会好一些;我仍然会感到快乐,却不再急着分享,而是把这份喜悦藏进心里,默默感激生活的馈赠。
喜怒哀乐,是人生最基本的情绪,也是最复杂的课题。它们陪着我,从呱呱坠地到步履坚定;它们不是我的敌人,而是成长最真实的证据。
《我终于长成了自己》以顺序的方式书写 Angie 从小到大与情绪相处的方式。当中的觉察细腻、真挚,是 Angie 再次通过书写梳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情绪共处的点点滴滴。文章读来宛如日记分享,秘密的低语,却也是成长的记录。是的,情绪本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和情绪好好相处就是过好生活。耕心祝福 Angie 和读者们都能在喜怒哀乐中自在地成长。
陈玉莲
耕心生命教育将于 2025 年 6 月 18 日(星期三)8.30p.m. 至 9.30p.m. 举办“耕心 2 周年线上公益活动”,我们诚邀您体验一场 10 分钟内快速为自己充电的方式。
2025年中途休息站·为下半年充电,没有预设的完美答案,只有愿意为自己的身心灵歇一歇,为下半年充充电的你、我、他。
点击链接报名。

耕心生命教育让每个人通过深耕内心世界,更新原有的生活模式与信念,走向生命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了解更多 ≫
鼓励大家通过书写,回顾生活中那些促使自己成长的瞬间,探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深刻联系。
欢迎投稿。文章一旦获选,可获得由耕心生命教育盛情赞助的 RM50 稿酬。更多详情 ≫
Photo by Chema Photo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2025开跑了!总奖金高达RM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