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会生

by MingYan Yap

梁依伟

2025年5月9日进行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及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两项检查。 所有报告会直接发送去肿瘤科科医生的诊所。

收到报告后,肿瘤科医生需同步对比前几次影像来看看所有肿瘤活跃程度及曾被电疗后的肿瘤如脑、双肺、左肾及食道管与呼吸管中间的淋巴组织等的动向。查看是否有复活倾向或已王者回归在做怪。

此外,医生也会逐一慢慢对比这五年多巳被标靶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所控制,如左眼、舌、双肺、背骨、胰脏及大腿的肿瘤。当然,也会看看是否有另起炉灶的兵变在进行部署搞破坏。

由于需耗时影像对比,以往都是三天后见医生谈报告。但此次第二日大早,我已收到脑科诊所明天下午预约的通知。无惊讶的我已知脑子又有新科来报到。

次日,肿瘤科医生说报告显示其他部位的肿瘤还好,只有脑里有新的2颗,昨日他已快快预约脑科医生见我谈谈何时上战场把这2颗干掉的安排。

脑肿瘤新科共有2颗,现已累积12颗。新1颗8mm,另1颗我对他较欣赏,不死的精神真不赖。2023年初见5mm,在安排治疗时己大至2.5cm。第一次射殺后,乖巧可爱没变坏,但在2024年3月变至3.5cm。医生再来个第二次电疗搞死他,2024年7月扫描发现,已缩小至1.5cm。2025年3月又长至1.7cm,今天2025年5月到了1.9cm。肿瘤肿瘤真自大,你这个自大诠释是爽爽就自已会长大。

经医生小心翼翼对比之前和之后的图像,再重叠对对看。对比前,医生还以为是3.5cm旧尸首的残骸,但终发现这是在3.5cm死尸外围生长出来的新妖怪。一山还有一山高,原以借尸还魂搞破坏的计划即时被医生挡下来。五体投地佩服你,你好会生。

这家伙启发我体会很多事物与他很相似。生变化万千,无常理可循,无人能掌握。只有顺其自然才能没死就陪他慢慢玩,边活边学着无常与无奈分辨开来,心就会慢慢释怀。

两天后,于2025年5月15日早上6点医院去点名做报到。8点坐着轮椅被推下战场,载上特制的皇冠。这已是确癌以来第八次来上冠。这战场像足F I一级方程式赛车道旁的维修站。F1在比赛过程中进入维修站,会有很多人在忙着加油及换轮胎。此刻的我就像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推进后只需靜靜坐着别动就算帮大忙。

一位医务人员负责上冠后及双手扶着冠;一位医务人员负责拿着所需上冠工具的托盘;一位医生在前后额头注射麻痹针后,直锁上4支进额头从皮至骨的螺丝;一位医务人员负责帮医生锁上其余4支巩固皇冠,好让皇冠紧紧往头內压的螺丝。

在上冠的那几分钟,心都快发疯。紧闭眼,心中念,熬过去,跨过去,出院后好汉任我当。

接着又坐着战车被推进MRI 扫描房,此刻已有三位医务人员在等待,左右医务人员扶着我慢慢站起来。而后在另一位医务人员的引导下,像太后娘娘似的小步小步走向扫描台。扫描台又多两位医务人员扶着让我慢慢躺下来。从走到躺,多名医务人员都帮忙,就是深怕头上的皇冠会让我失平衡或忽然头晕倒下来。

扫描台上也有个支架与我皇冠紧扣上,躺平后脸上又加个支架盖,支架这加那加,我的头想动都难。而后所有医务人走出扫描房,约45分钟声隆隆声响,滴滴答答在扫描。半途会有一位医务人员进来,从静动脉注射核磁共振打显影剂(MRI contrast) 。使用这显影剂好让MRI能夠检测到更小的肿瘤大小以及其对周边組织的扩展的影像,注射后再继续躺好好别乱动,又来滴滴答答继续扫描。完成后,在多位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坐回战车,又被推进伽玛刀(Gamma Knife)放射外科手术战场外去等待。

此时所有MRI扫描印象资料会传递到Gamma Knife控制房。控制室已有两位神经外科(脑科)医生及一位放射肿瘤科医生用这些影象讨论和对比之前曾几次放射的影象。决定后再使用软件来确定及规划(Planning)放射的位子及剂量。这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等因素,此次等候时间约一小时。

准备就绪后,医务人员将我推进放射房。在两位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又像娘娘似的小步小步走向及躺下放射台。台上也有个支架与我的皇冠紧扣上。台旁也标着此次总放射时间约107分钟。接着乖乖躺平,头动不了,手也下能伸向头部去扒痒。放射台机械马达会移动身躯,只让头部处在放射范围区內。

接着所有医务人走出放射房,107分钟整间房我霸完。此刻能睡是最好,但每次绵羊数完,眼还亮。完事后,医务人员接着赶紧扶我下来,快快松开所有螺丝,接着4个小洞有血流出来。皇冠摘下后,头部压力往外释放后,头部疼痛也即刻开始接上来。医务人员接着推我回病房躺上床。留院观察一晚后,能吃能睡能走没发烧血压正常大小排物都有上场等,第二天就能打包随身物等退房。

没忘记2024年3月,总放射时间约217分钟。回房后活动只有吐躺吐躺到天亮,开心爽死这次回病床只躺一个钟,过后还有胃口吃完早上己预定的叻沙午餐。

后续就是放肆去活吧!两个月后MRI扫描再追踪,间中血液检测沒出大状况,身体也没忽然抛锚,而老天又还没做安排,还能站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躺,得来不易就尽量别虚度每一天,彩色的余生绝不免费掉下来。

Featured Photo by Japheth Mast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从1986年《成长中的六字辈》到38年后的今天,六字辈的故事重新启航!张永修主编的《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不仅是文字的汇聚,更是岁月的见证。曾经的年轻写手们,如今历经人生起伏,以成熟的笔触展现生命的深度。 这部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珍贵作品,值得收藏,一再品读。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