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仕
跑步在海边的填土地段,迎面而来一头毛茸茸的大狗,主人拉着系在狗儿颈上的牵引绳在散步。这狗本地非常罕见,肯定是价值不菲的名犬。狗儿头部宽阔,黑眼珠清亮有神,耳朵呈三角形,嘴口很大,宽度从根部伸向鼻尖,不长但突出。体形超大结实,有层长长浓密柔滑的皮毛,灰白相间。
狗儿引起了路过行人的注目,晨跑的人放慢了脚步,纷纷投以惊叹的眼光。有人翘起手指赞好,有人对狗儿挥挥手。两辆摩多刻意停下来,一男一女年轻的巫裔骑士,拿起手机对准就狗儿就拍。主人是个温文儒雅的华族中年男人,看到路人的反应,也很配合地停下脚步,让人看看狗儿拍拍照。
我问主人狗的品种,他笑容可掬地说:“ 阿拉斯加雪橇犬!” 真好奇狗儿如何能适应本地炎热的天气。好一阵子,主人才牵着狗儿继续往前走。难得的是被陌生人围观,狗儿没有发恶吠叫,全程只乖乖得靠在主人身旁。 敢情是主人态度亲切友善,宠物自然也温顺乖巧了。
再往前走是一栋靠海高级公寓,后面有一片园地,是附近居民开垦出来的,种了许多瓜果树和蔬菜,其间有条跑步骑单车的小径。穿过菜园旁的丛林,是短短的海滩。周末,这里来了各族人士,男女老少都有。晨运、骑脚车、跳韵律操、钓鱼捡蛤的都有。有人的地方,通常就有狗。
就有几只野狗经常出没这一带,走来走去闲荡,有的躺在一旁睡觉。看着人来人往,不追不吠,就只睁着眼看,偶尔摇摇尾巴而已。来到这儿的人,看到几只狗儿静静的,没有攻击性,也就放心地走进小径来,人狗相安无事。
然而几个月前,我发觉在菜园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个木笼子,隔着小铁窗看见一只瘦瘦干干,棕黄毛的狗儿被关在里面,笼里有水有食物。警觉到有人走近,狗儿就凶猛得吠个不停。这趟跑步到菜园,意外地看见这只黄狗被放出来,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替它冲凉。狗儿全身沐浴泡泡,乖乖地任由她冲水刷背,看起来似乎很享受的样子。
当我跑回头,再次走到小径菜园时,刚才那女人正要离开,她推着一个木制的推车,里面是刷子、小水桶、沐浴露。她外貌不像本地人,似乎是个泰裔。我用英语问她狗儿没跟你回去吗,她说狗不是她的,被关回笼子里了。我们聊了起来,她告诉我,黄狗是被主人抛弃在这里的。它性格激烈不合群,常常和其他野狗追逐打架。
黄狗看到有人遛狗,会上前去挑衅人家的宠物。见到到此处晨运的人,就会龇牙咧嘴,露出凶狠状,吠叫不止。黄狗攻击性强,闹得这儿鸡犬不宁,种菜的居民把它捉了关进笼子里以防伤人,他们天天轮流给它送食物。傍晚放工,她经过这里看到黄狗被关着怪可怜的,就常常对狗说说话安抚它。
或许与狗儿有缘吧,黄狗肯听她的话。日子久了,熟悉了黄狗的习性,就把它放出来,绑着绳子着走,让黄狗能在外边走动一下,也方便它大小便。每天黄昏放工后,她就来这儿牵着黄狗散步,周末早上没做工,就来替狗儿冲凉,这些都成了她俩的日常。
我问她为何不干脆自己收养这黄狗?她说住在公司宿舍,组屋里是不允许收养猫狗的,而且也怕黄狗会发恶吠叫,吵闹咬人。然而再过两天,狗只收容所的人会来把黄狗带走,让它住到比较适合的郊外地方。说着说着,神情极为不舍。希望狗儿会去到一个更好的环境,毕竟长期一直被关在笼里是不行的,她继续说了这番话,我想她更像是在说来安慰自己的。
我对她说别担心,老天爷会让好心人的愿望实现,回报她做的善事。她笑了起来,宽慰地拉着推车走了。狗儿是有灵性的动物,做出的反应通常是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一只狗的命运,毛孩的遭遇是仰赖碰到怎样的 人,取决于人们如何对待它的。瞬间我不禁想起到尼泊尔山区徒步时,曾经在路程中遇上的两头狗儿。
当时走在山中小路,经过一个小村庄时,突然一只大黑狗蹿了出来,站在小径阻着去路,带着满腔的敌意,露出尖利雪白的牙齿,虎视眈眈地看着,一直吠叫,吓坏了我们。山导跨前几步挡着狗儿,一边说别怕,它不咬人的。我们向前走去,不看不理它,当没回事的。
这大黑狗健壮黝黑,双眼黑溜溜,耳朵三角形,黑色鼻子长长的,毛茸茸的,全身很干净,看来是好品种,分明不是一般的野狗,肯定是有主人饲养的。大黑狗靠近我的身子,鼻子贴近我的脚、腿和屁股,嗅了又嗅。接着转向别的队友,也还是这样,一路走一边嗅。见狗儿倒还真的不咬人,我们胆子就大了些,对它说说话,停下来休息喝水吃点东西时,也分点给它吃。
走了一段路,大黑狗还是紧跟着我们一行人,我们怕它再走下去,离开刚才那座村庄越远,可能认不得回家路会迷途,几次试图把大黑狗赶走,好让它倒回头去。然而大黑狗超常顽固,就是不肯离去,铁了心似的只管一直跟着走,我很纳罕我们对这狗儿有舍吸引力?
走出小径,爬上上重重叠叠的石级,穿过树林,攀上原野斜坡,再走入蜿蜒曲折的小径,妙的是大黑狗时而在前头引路,时而跟在后头护送。中午时,我们停在一个休息站吃午餐,食店外有只大黄狗,主人家给狗儿喂食时,也不吝于多一份给大黑狗。两只狗儿各吃各的,不争不抢,煞是有趣。一路所见,看得出尼泊尔山间居民都善待狗儿,不论自家养的或是外来的,皆是一视同仁,不驱赶还喂食呢。
午餐后继续徒步,大黑狗从后面追上来,大黄狗竟尾随而来,两只狗竟结伴同行,穷跟不舍,赶几次也不离不弃,硬是不肯转回头去,真是好气又好笑。无奈之下,唯有随它们了。踏上小木桥,步入高嵌在悬崖摇摇摆摆的大吊桥,黑狗黄狗轻轻松松摇着尾巴过桥,看到揹运货物的驴子或马儿走来,还会让路避开,遇见绵羊群在山坡吃草,不吠不追,想当识做!
尼泊尔时间七时多,夜幕低垂,走到最后一个休息站的民宿,完成了一天的路线,大黑狗伴着我们徒步了七八小时,大黄狗也跟了三小时多。当我们走向民宿的房间时,两只狗儿朝着走廊另一端跑去,消失在黑暗中,不知去向。
隔天一大早,我们出发徒步,大黑狗和大黄狗再也没有跟着来了。感觉一丝丝的若有所失,一方面又担心两只狗儿,如何回到原来主人处。山导安慰说别烦心,狗儿会跟着别的徒步客或行李挑夫下山的,而且狗是认路的,不会迷失,我们才安下心来。
路上遇见几个陌生人,两只狗儿陪伴走了长长的一程,让我深深感动,许是彼此之间的缘份吧!不仅仅是对人,善待动物同样是人人应尽的本份,能做到这一点,方能成就一个温馨有情的爱心社会。
Photo by Aldo Houtkamp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人间社区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