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从1986年《成长中的六字辈》到38年后的今天,六字辈的故事重新启航!张永修主编的《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不仅是文字的汇聚,更是岁月的见证。曾经的年轻写手们,如今历经人生起伏,以成熟的笔触展现生命的深度。
这部文集集结了35位六字辈作者的珍贵作品,值得收藏,一再品读。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
节录自:大将出版社 / 全文点击:Read More
张爱玲写过一篇〈编辑之痒〉,我想编辑看了都心有戚戚焉。
英文名言有“编辑之痒”(editorial itch)这名词。编辑手痒,似比“七年之痒”还更普遍,中外皆然。当然“浜”改“滨”,“言必有失”改“言必有中”,不过是尽责的编者看着眼生就觉得不妥,也许礼貌地归之于笔误,径予改正。在我却是偶有佳句,得而复失,就像心口戳了一刀。明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白纸黑字,读者先有了个印象,再辨正也晚了。(《对照记》)
她写得客气,说是尽责所累。尽管再版后修改过来,读者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难以挽回
为什么编辑会修改那句话?张爱玲的原文是——
事实是我从来没脱出那“尴尬的年龄”(the awkward age),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 …

六字辈再聚首:《成长中的六字辈 2.0》人生新篇章的共鸣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