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隆

  • 旅小孩 Jomy 是一名资深旅人,目前在巴生经营著一家青年旅馆兼共享空间 Play Klang! coastel。这几年因为创业,他减少了极多在路上的旅行时光。对于被过度浪漫化的旅行,走过40几个国家的他,自有不同的想法与感触。因此,他特别推荐旅人作家雪儿《自己才是旅行的终点》,大谈爱情观、价值观、梦想观等。

  • 专栏銮风雪隆

    巴生吉胆岛的郡望文化

    by kflai

    孙福盛 — 走在吉胆岛先民用咸水木桩和水泥板在大海中央建立的“小岛”和“小岛大路”上,见证左一个”太原”和”汝南”,右一个”颍川”和”范阳”,心中升腾起早年南来先辈的身影,他们人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香火和文化带到哪里。

  • 散文雪隆

    沿街叫卖的岁月

    by kflai

    海角 — 在叫卖声中度过的童年岁月,我和姐姐分别拿著盘子,装满切好的西瓜或其他水果,手腕挂著用碎布自制而成的钱袋,一路叫卖。 当时,卖小食是乡下人最流行的另种赚外快方式。各式各样的小食皆有之,啰惹、鱿鱼蕹菜、菜包、碗仔糕、虾煎等等。

  • 散文雪隆

    双文丹七仙井

    by kflai

    双文丹和新古毛一样,因地势低洼而长期面对水灾问题。为了克服水灾以让矿业发展更迅速,英殖政府在双文丹建造了具有防洪功能的七仙井。 — 莊家駒

  • 散文雪隆

    萤火虫和发电机

    by kflai

    海角 — 总有三三两两的迷糊小精灵,忘了家是隔邻的海桑树,飞来我家忽高忽低地跳灯笼舞。结果,贪玩的我们,哪懂要爱护小动物的大道理,立刻左扑右擒,捉它们进去透明袋里,好奇望着那尾部的灯火,究竟得闪多久才泯灭。(瓜拉雪兰莪)

  • 散文雪隆

    义葬

    by kflai

    每个人都只会说,但却不敢做。起初我也是不敢去做的。他们去世了,以前是没有棺木的,把白布包了就埋葬。(陈时川 – 新古毛)

  • 散文雪隆

    升云西果店

    by kflai

    这个店的招牌是我一个老师帮我取的,他看到早上的太阳出来很美,日出升云一点红,就决定用“升云”,我想到,我也是姓云的(许宇全 – 新古毛,升云西果店)。为什么许先生说他是姓“云”的?观看视频自有分晓。

  • 散文雪隆

    女儿的 Kampung

    by kflai

    黄佩蒂 — 孩子小时候,新年时回家乡过年,我们兴致勃勃的收拾行李要 balik kampung ,女儿知道爸爸的 kampung 在玻璃市、妈妈的 kampung 在柔佛,她疑惑的问:那我的 kampung 在哪里呢?我告诉她:你的 kampung 就是USJ 这里。

  • 不能预定位置,人到齐了才可以入座。这是 Papasan Canteen 的特殊规则。餐饮店属于短时间内高度人力密集的行业,大家用餐的时间就是那中午三个小时跟晚上三个小时而已。我们每天只营业午餐和晚餐的 peak hours,所以为了客人不必久候、厨房能顺利运作,我们必须要有一系列的系统。因为,翻桌率是餐厅经营命脉。

  • 决定为摘星开一家咖啡馆的那个夜裡,没有雷雨交加,也没有流星划过,只有两颗因熬夜加班而累到发神经的大脑。他们不想再这样过一辈子了。因此他们选择了一种更神经的方式,把自己累得更惨 —— 在耳机店裡开一家咖啡馆。

  • 散文雪隆

    自豪的古毛人

    by kflai

    陈舒璇 — 新古毛,离开城市并不遥远,60公里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却拥有与大城市截然不同的个性。她温柔地、静静地坐落在福隆港的山脚下。好山好水、老街、人情味 …. 这里就是我的家。

  • 散文雪隆

    野蘑菇也有春天

    by kflai

    胡国星 — 茨厂街 Pasar Karat,当地人俗稱老鼠街,市集从凌晨时分开始至早上九点结束,是外劳,马来人才肯去的地方,很少华人,除了一些低下阶层的,那是个买卖二手旧货的市场。说二手货,还有点 “ 抬举 ”,举目所见,那些破破烂烂的货物,已经不懂经过第几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