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安 — 这一回茨厂街戏院巷“改造”中,有征询过古蹟修复者或历史学者的专业意见吗?百年遗留的老建筑,一夜间变成欧风小镇彩色屋,难道能让现代人打卡拍照的热区,就是一个理想的古蹟保存理念?不免让人想起,近年兴起怡保大奶巷、二奶巷、三奶巷的复制衍生。
雪隆
-
-
跟随乡音考古工作者张吉安,拎着音箱,随着后巷老人的讲古和曲艺录音、一起重走茨厂街消失的原生态,去听“不见的老街”,回溯老街行脚的 “感怀之旅”。
-
沙登一校董事长何广福 — 我们和社区是永远不能分开的。尤其是我们华校,更靠着我们社区的支持,才有今天的这个成绩。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机会从这个故事馆里面,看到沙登新村过去的历史,以及所遗留下来的一些文物。(内附视频)
-
潘俊雄 — 早期交通不方便,雪兰莪河是当地居民与外地连接的主要管道。居民上课和往返渔村和小镇,都经由渡轮或船只运载。瓜拉雪兰莪大桥还没建起时,这里是鼎盛一时的主要港口之一,因为地理环境合适 ,很多货物都会由海上货轮转运至瓜雪,再由这里运输至雪州各区域。
-
李观发 — 大家齐心合力,去办了一场场的小地方市集。把家乡精彩人事物,重新认识、编制,以及鼓励,把市集变成在地最热闹的嘉年华。21.10.2018(星期日),9:00 AM – 5:00 PM,SJK (C) AIK THEE 瓜雪益智华小。(内附视频)
-
讨海郎 — 瓜雪桥大路旁的小木棚,是63岁柯良泉的谋生处。从17岁开始,他就蹲坐在这不足三平方米的破旧棚内敲敲打打,四十多年来风雨不改。柯良泉做的,就是雕墓碑,而他也是目前瓜雪,甚至再夸张一点,全马唯一帮穆斯林铭碑的非穆斯林。
-
Wendy Wong — 人类 · 人累 (雪隆篇)。内含高像素照片。
-
陈宝川 – 离甲洞43公里,往瓜拉雪兰莪的方向走,右手路旁有一间深色胭脂红色系老铁皮屋。每次驶近 Bukit Rotan ,它都大力呼唤我。
-
炎热的傍晚,听画室的老师分享说,今晚有一场用演唱的方式的新书推荐礼,觉得有意思好玩,下课后就开车来到三十多公里蕉赖十一哩新村的长颈鹿图书馆。
-
几个月前,听说要关了,忽然排起长长的人龙,一直到深夜2点,为着再尝一次那似酒非酒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