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北马

    牛肉粿条和牛腩面

    by kflai

    欧宗敏 — 乔治市的食肆众多,可是售卖牛肉粿条和牛腩面摊子,相信是个位数,十根手指头也数不完。由于摊子数量极少,喜欢牛肉的食客在享用时,常常遇见朋友,而如有摊子搬迁新地点,大家也会通知同好,以免向隅。

  • 散文砂拉越

    苦力间里的南洋梦

    by kflai

    蔡羽 — 早年,古晋是个繁华的商港,是砂拉越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因此有许多码头工友聚集在此,几个苦力间主要就是码头工友休息或住宿的地方。这些工友以诏安籍人士居多,也有为数不少的客家人。

  • 东海岸

    阿嫲的炒粿条

    by kflai

    洪维聪 — 阿嫲黄静卿是第一代在吉兰丹出生的华人,当年由于阿公生意失败,后来中风,阿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就在哥本苏丹唐人街做起炒粿条的生意,这么一炒就炒了逾四十年。(内附原创音乐视频)

  • 南马散文

    光影的辉映

    by kflai

    纪忠孝 — “夜旅行”是一种设计非常简单的小型冲天飞行的炮竹,仅仅只是一细幼木枝前头载有小小圆筒药粉的单薄外型,插在任何可以朝天的地方例如草地沙地玻璃罐汽水瓶等都行,点燃其尾端的引信绳即能让它一飞冲天,紧接着一声清澈爆破的声响,委实是八十年代的恐怖袭击玩意。

  • 霹雳

    玻璃饼罐

    by kflai

    黄晓瑾 — 打开红色盖子,伸手下去掏饼,有一种淘宝的童趣。还没回到家,饼已经吃完了。嘴角还留着饼屑,再仔细舔个干净。

  • 散文霹雳

    永远的司南马

    by kflai

    胡国星 — 司南马在霹雳,过了槟城大山脚,再驾车一小时左右就到,每次新年都在这里度过。今年我问妈妈可不可以不回?说很闷,妈静默了几秒,然后幽幽的告诉我,今年只剩两个舅舅回来,其他阿姨表哥姐全都不回了。

  • 北马散文

    带老师去旅行

    by kflai

    孙春美 — 年初,探访小学一到三年纪的级任黄金莲老师,知道她生活过得很简单,除了一日三餐,加上阅报这传统的精神粮食,就是忙碌庭院的花花草草。内心突然有个感动,想年底带老师去旅行。

  • 专栏光影空间北马

    厚积薄发

    by kflai

    李富高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去浮罗交怡前已经好久没有画肖像,心里早就囤积着要画肖像的能量,就在那一夜爆发了出来,就连自己也有点吓到了。(内附全图)

  • 南马散文

    居銮华语

    by kflai

    林方正 — 居銮开埠100年,有着近80年悠久历史的居銮华语,被形容为「山城一怪」。的确,听起来语调怪怪的居銮华语,字句发音和标准华语(汉语)时同时异,是居銮独有的地方语言,在居銮流行了好几十年,现时仍然有不少中老年华人习惯以它沟通。

  • 旅小孩 Jomy 是一名资深旅人,目前在巴生经营著一家青年旅馆兼共享空间 Play Klang! coastel。这几年因为创业,他减少了极多在路上的旅行时光。对于被过度浪漫化的旅行,走过40几个国家的他,自有不同的想法与感触。因此,他特别推荐旅人作家雪儿《自己才是旅行的终点》,大谈爱情观、价值观、梦想观等。

  • 蔡兴隆 — 不要再制作意义单薄的钥匙圈或粗陋无故事的名信片,也不要一味介绍美食餐馆,別单单只是在节庆办出千篇一律老调重弹的节目,耗时的颁发奖状,冗长的致词,意义寡淡的感谢状,都是年轻人最唾弃的环节。我们应该远离浮夸的推广形式,用直击心灵的方式来推广在地旅游,明明有丰饶的在地人文与自然景观,就別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