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许终其一生的功课并不是奔向大众所公认为圆满的功成名就,而是看清并珍视自己那份隐藏在内心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一 邓艾忆
散文
-
-
离别的滋味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苦涩又难以下咽的味道,因为它承载了对过去的无限追忆。当我开始明白离别的滋味时,也意味着我的成长。一 陈宇譞
-
父母的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们的心底的最深处,并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渐生根萌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 李嘉棋
-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其实怀念的并不是什么神话故事或什么节日的传承,怀念的不过是自己曾经那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日子。一 张烑华
-
天穹是何等辽阔,却容不下齿缝里的孤星。牙线轻轻划过经纬时,掉落一颗感叹号,满池湖水该往何流?一 洪维鸿
-
我们看似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里相遇了,但事实上只有空间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我们都走在各自的时间里,在同样的空间里偶遇。我们共有的空间又为一个个房间所切割,互不干扰地自成一体。一 陆辰
-
遗世独立的小岛,有一棵树的相伴,虽然树根紧扣在泥土里,但树儿一心向外,似乎想摆脱孕育它的土地。瞬间心有感触,昔日年少时向往自由独立,一心想摆脱父母的管教,跳出家里的束缚,离开家乡的局限。一 妙仕
-
人生的跌宕起伏,坎坷困境都让很多人如同活在炼狱般苦不堪言。的确,我们的身心灵都需要被超度、被救赎。但认真想想,其实能破地狱救自己的唯有自己,因为天堂地狱全在我们一念之间。一 邓艾忆
-
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圣人境界一般人无法企及,或许我不该奢望四十不惑。以前总觉得,随着年纪增长,经验增多,我面对生活总该比年轻时多一些笃定。然而并非如此。一 小泥
-
两个沉浸于《理想国》中的理想主义者,注定在现实中没有美满的结局。女孩不愿成为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在激情褪去后,面对的只剩下生活的柴米油盐,以及琐事堆积而成的漫天鸡毛,被迫亲眼见证爱情的消逝,化作深海中的泡沫。一 杨嘉婷
-
一个九岁的小男孩,非常期待得到星星。我在批改时,他看见一个个勾,就轻声欢呼。当我写A*的时候,他说:“Yay!” 在学校里,必是少有机会获得如此的成就感!一 黄维玉
-
锅铲在他手中游刃有余,仿佛一把指挥棒,指挥着米饭、蛋液和葱花在滚烫的油中奏响一曲烟火协奏。翻炒之间,蛋丝裹着米粒,在空中跃起又落下,光与影交织,仿若一道平凡生活中的流动画卷。一 叶落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