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睿瑜
卡在阶段转换期,我又动了这个念头——换表。不同于他人,我的左手腕长年只留给手表。即便需要佩戴饰品,我也会坚持戴表。身边的人常说手表破坏美感,我却认为没戴表的不是自己。每当时针转不动,我便紧张兮兮地把它送去钟表行。若修理手表的大叔判它死刑,我会赶紧准备下一只手表,仿佛没有它,我会失去生活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开课前,妈妈带我到购物商场采购开学物品。她特地带我到广场底楼去购买手表,我站在电灯管镶边的手表档盯了好久。在我眼里,每一只表都会发光,即便这些只是廉价手表。我挑了一个粉红色橡胶皮、公主造型的表。付了钱,妈妈教我如何穿戴手表,告诉我今后得学会自己看管时间,小学老师可不像幼儿园老师事事都帮我了。妈妈教我记得上下课及休息时间,似懂非懂的我终究需要在不懂时间流逝的年纪学会管理时间。
看表,除了象征独立成长的第一步,还起了鼓励的作用。我家并不富裕,但手表是我的上学必备物品。我戴的手表多数是夜市廉价手表,难免羡慕同学可以戴名贵漂亮的表。当他们围在一起讨论手表的价格,我只能伏案写作业,偷听他们的对话内容。我渐渐明白,自己手上的那只表比不上人。
后来,我用自己的成绩和愿望换来曾经向往小有名气的表。我的生日落在 12 月的学校假期,当我考完大考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家人会问我要什么礼物当奖励,或者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每回,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手表,除了它我并没有其它欲望。青春期的我已知晓手表承载家人的祝福和期盼,所以经常感觉手上的表很沉重。尤其手表坏得修不了,被迫扔进垃圾桶的时候,我的心里总会产生愧疚之感。“人家送我的礼物,这样丢掉,好吗?”一次又一次更换手表的过程,我学会珍惜和照顾手表,毕竟不是自己花钱买的,用起来更要小心照顾。
前天失修的手表,是表姐送我的 20 岁生日礼物。记得她把礼物交给我的时候还写了一张贺卡,内容大意是勉励我勇敢追梦。这只手表,陪我走完大专文凭,也和我一起上台,见证我拿过学士学位证书。不料,这只表在我等待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宣告不治,是天意吧。前段时间逛街,动了换手表的念头。这时的我兜里有点钱,买好一点的表对我来说不算困难。然而,当我在透明的玻璃专柜弯腰看表,又觉得对不起表姐的好意。离开钟表店后,我在旧表上哈了一口气,抽了纸巾来回擦。“你再撑一下吧!”我对旧表说。
不同款式的表堆砌了我的来时路,恍惚间我已是一名研究生。这段日子,推着我前进的多年来养成在家戴表的习惯。因为妈妈送的第一只手表,我学会管理时间,也学会和时间赛跑。如今,即使自己只想看书,我也会把表戴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松懈。旧表的逝去,提醒我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结。我想,是时候为自己挑一款心仪的手表了。
拎着薄荷色的纸袋,里头装了一只日本品牌小众手表。柜台小姐说我挑到限量版,我感到十分惊讶。虽然日常生活里的我与手表形影不离,可是我不曾深入研究品牌,更不清楚时价多少。我之所以选择这只手表的原因很简单,它贴上了折扣 50 % 的标志。银白色的铁链表简约不失大方,长方形的表盖在我的手腕,我一看就很喜欢。套一句潮语:啊,这就是我的梦中情表!
将近 20 年,我日日戴表,看表,在成长的轨道和时间较劲。这么多年来,我只希望自己能够保守初心。转动左手腕,眼神随着新表绕了一圈。我诚心祈愿这只手表可以陪我经历不同的人生变化,分分钟提醒我,做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篇文章紧扣“喜怒哀乐说成长”这一主题,通过手表贯穿作者的成长旅程,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童年、少年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与价值观形成。作者的表承载了许多故事,有妈妈的叮咛、同学之间的比较、家人的祝福与期盼,以及与时间较劲的焦虑。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成年后的选择与习惯:坚持戴表、注重时间管理、重情重义。作者以手表象征成长足迹,将物与情、时间与自我联系起来,平实的文字中散发丝丝情感和对过去的留恋。结尾以“梦中情表”作转折,却又回扣成长主题,点出“和过去的自己做了结但又保持初心”的成熟体悟。
陈玉莲

耕心生命教育让每个人通过深耕内心世界,更新原有的生活模式与信念,走向生命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了解更多 ≫
鼓励大家通过书写,回顾生活中那些促使自己成长的瞬间,探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深刻联系。
欢迎投稿。文章一旦获选,可获得由耕心生命教育盛情赞助的 RM50 稿酬。更多详情 ≫
Photo by Allef Vinicius on Unsplash
支持作者
喜欢这个作品?请略表心意。

人间烟火年度散文奖2025开跑了!总奖金高达RM3000! ≫